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1
A1型题/单选题
1.关于非感染性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描述错误的是(C)
A. 多因饮食不当引起
B. 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
C. 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下部
D. 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
E. 肠道内食物腐败和发酵
解析:非感染性腹泻:当摄入食物的量过多或食物质的改变,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使局部酸度减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使食物腐败和发酵,造成肠蠕动亢进,引起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
2.婴幼儿正常肝脏在(B)
A. 左肋缘下1~2cm
B. 右肋缘下1~2cm
C. 左肋缘下2~3cm
D. 右肋缘下2~3cm
E. 右肋缘内
解析:
3.用空气灌肠的方法治疗肠套叠,适用于(B)
A. 病程在24小时内,全身情况好,无腹胀、高热、中毒症状者
B. 病程在48小时内,全身情况好,无腹胀、高热、中毒症状者
C. 病程在48小72小时,全身情况好,无腹胀、高热、中毒症状者
D. 病程在24小时,伴有腹胀、高热、有中毒症状者
E. 病程在48小时,伴有腹胀、高热、有中毒症状者
解析:肠套叠空气灌肠的适应证主要是病程不超过48小时,而且患儿的全身情况尚好者。
4.护理腹泻患儿时,措施不正确的是(D)
A. 详细记录出入水量
B. 加强臀部护理
C. 腹胀时应注意有无低钾血症
D. 急性腹泻早期应使用止泻药
E. 频繁呕吐者应禁食、静脉补液
解析:婴儿腹泻的常见原因是饮食不当及肠内感染,因而在急性腹泻早期应停止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及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或过敏的食物,大便有利于肠内毒素的排出,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不能过早使用止泻药。
5.2:1等张含钠液的组成是指(A)
A. 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
B. 2份生理盐水,1份5%碳酸氢钠
C. 2份11.2%乳酸钠,1份生理盐水
D. 2份5%碳酸氢钠,1份生理盐水
E. 2份生理盐水,1份5%葡萄糖
解析:2:1等张含钠液是有两份的生理盐水和一份碱性液体,0.9%NaCl是等渗的和1.4%的碳酸氢钠是等渗的。
6.患儿腹泻脱水采用液体疗法时,补足累积损失量的时间应为(D)
A. 3~4小时
B. 4~5小时
C. 6~7小时
D. 8~12小时
E. 16小时
解析:
7.秋冬季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是(B)
A. 柯萨奇病毒
B. 轮状病毒
C.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D. 白色念珠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析:秋冬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轮状病毒感染者最为常见,其次是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和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等)。
8.在应用ORS液的过程中,错误的是(B)
A. 多用于轻中度脱水
B. 服用ORS液期间不要饮水
C. 心肾功能不全者不宜用
D. 新生儿不宜用
E. 明显腹胀者不宜用
解析:ORS: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服用ORS液时应注意:口服传统ORS液时让患儿照常饮水,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患儿如眼睑出现水肿,应停止服用ORS液,改用白开水;新生儿或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及明显呕吐腹胀者不宜应用ORS液。
9.小儿胃食管反流的最常见症状是(E)
A. 反酸
B. 胃灼热
C. 呕血和便血
D. 吞咽疼痛
E. 反复呕吐
解析: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可见于90%以上的患儿。生后第1周即可出现,表现为溢乳、轻度呕吐或喷射性呕吐,呕吐较顽固。
10.关于先天性巨结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D)
A. 本病有遗传倾向
B. 临床表现为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和腹胀
C. 患儿常并发小肠结肠炎、肠穿孔及继发感染
D. 均需手术治疗
E. 患儿常有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解析:先天性巨结肠是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如胚胎期用药、病毒感染等)共同作用所致。临床表现为胎粪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和腹胀、呕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常见的并发症如下。①小肠结肠炎。②肠穿孔。③继发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保守治疗适用于少部分慢性及轻症患儿,包括口服缓泻剂、润滑剂,使用开塞露、扩肛等刺激括约肌,生理盐水灌肠并按摩腹部。
11.轮状病毒肠炎的多发年龄是(C)
A. 新生儿
B. 6个月以下
C. 6~24个月
D. 3~5岁
E. 6岁以上
解析: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好发于6~24个月婴幼儿。
12.腹泻脱水患儿,在补液后出现眼睑水肿,说明(B)
A. 输入的液体中钠盐过少
B. 输入的液体中电解质溶液比例过高
C. 输入的液体中葡萄糖液比例过高
D. 输入的液体总量过多
E. 输液速度过快
解析:若输液后出现眼睑水肿,说明电解质溶液比例过高。
13.先天性巨结肠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D)
A. 呕吐
B. 消瘦
C. 腹痛
D. 顽固性便秘
E. 发热
解析: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表现常见为胎粪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和腹胀。
A2型题
14.患儿,男,12个月。发热3天,流涎、拒食。体温39℃,颌下淋巴结肿大,舌面和颊黏膜上有几簇小疱疹,周围有红晕,部分已溃破成浅表溃疡。该病可能是哪种病原体引起(E)
A. 葡萄球菌
B. 柯萨奇病毒
C. 腺病毒
D. 白色念珠菌
E. 单纯疱疹病毒
解析: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全年可发病,无季节性,1~3岁小儿多见,传染性强,可在托幼机构小流行。
15.患儿,男,发育不良,有顽固性便秘和腹胀,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护士在为其进行术前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C)
A. 清洁肠道,解除便秘
B. 术前两天按医嘱口服抗生素
C. 用清水为患儿灌肠
D. 向家长说明选择治疗方法的目的,解除其心理负担
E. 改善营养
解析:先天性巨结肠保守治疗适用于少部分慢性及轻症患儿,包括使用口服缓泻剂、润滑剂,使用开塞露、扩肛等刺激括约肌,生理盐水灌肠并按摩腹部。
A3/A4型题虚题型
患儿,男,10个月。阵发性哭闹,吃奶后即呕吐,1小时前排果酱样便1次,上腹部可触及压痛性肿块。
16.该患儿首先应考虑(E)
A. 阑尾炎
B. 肠扭转
C. 急性肠炎
D. 腹腔肿瘤
E. 肠套叠
解析:急性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肠套叠的典型表现是患儿突然出现剧烈的阵发性绞痛、哭闹不安、屈膝缩腹、面色苍白、拒食、出汗,持续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620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