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章节复习 > 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2

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2

本单篇文档共7935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医学类护理学(368)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章节复习 章节练习 2222人下载
价格: 2.00 原价:¥9.60
收藏

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2

A1型题/单选题

1.高凝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中可见(B)

A. 凝血时间延长

B. 凝血时间缩短

C.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D. 血小板黏附性减少

E. 纤维酶原增加

解析:儿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检查高凝期APTT可缩短,低凝期及继发性纤溶期APTT延长。

2.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A. 巨幼细胞贫血可出现智力、动作发育落后的现象,但不会出现发育倒退的现象

B. 贫血患儿可出现骨髓外造血,周围血中可出现幼稚细胞

C. 吃蚕豆、感染及接触樟脑丸为G-6-PD缺乏症的常见诱因

D. 地中海贫血特殊面容即头颅变大、额部隆起、颧高、鼻背塌陷,两眼距增宽

E. 严重缺铁性贫血可引起心力衰竭

解析:巨幼细胞贫血可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维生素B12缺乏患儿还可出现表情呆滞、目光发直、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嗜睡、不认亲人、少哭不笑,智力、动作发育落后,甚至退步。

3.以下关于急性白血病化疗治疗原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 单一用药

B. 足量

C. 间歇

D. 交替

E. 长期

解析: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疗法。

4.对于血友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D)

A. 出血部位早期应局部热敷

B. 凝血因子Ⅸ需每12小时输注1次

C. 疼痛主要发生在四肢

D. 出血停止时可做适当体疗以防关节畸形

E. 皮肤、黏膜出血者主要靠药物治疗止血

解析:出血部位早期应局部冷敷,抬高患肢、制动并保持其功能位;因子Ⅸ的半衰期为18~24小时,需每24小时输注1次;疼痛主要发生在出血的关节和肌肉部位;皮肤、黏膜出血者应通过棉球或吸收性明胶海绵等压迫止血。

5.给血友病患儿输注凝血因子Ⅷ应保持(C)

A. 8小时1次

B. 10小时1次

C. 12小时1次

D. 18小时1次

E. 24小时1次

解析:因子Ⅷ的半衰期为8~12小时,每12小时输注1次;因子Ⅸ的半衰期为18~24小时,每24小时输注1次。

6.服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时,粪便颜色呈(C)

A. 黄色

B. 绿色

C. 黑色

D. 白色

E. 陶土色

解析:服用铁剂后,大便变黑或呈柏油样,停药后可恢复。

7.下列哪项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B)

A. 先天储铁不足

B. 铁摄入不足

C. 长期慢性失血

D. 应用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

E. 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

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①先天储铁不足。②铁摄入不足。③生长发育快。④铁丢失过多。⑤铁吸收障碍。

8.关于髓外造血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是正常小儿的主要造血形式

B. 是造血需求增加时而出现的特殊造血状态

C. 其表现为肝大,脾及淋巴结不肿大

D. 末梢血中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E. 多发生在青春期儿童

解析:骨髓外造血: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婴儿期发生严重感染、急性失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较易出现髓外造血。肝、脾、淋巴结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的增大,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幼稚中性粒细胞,称为“骨髓外造血”,是儿童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感染和贫血纠正后,肝、脾即恢复正常。

9.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D)

A. 溶血性贫血

B. 失血性贫血

C. 感染性贫血

D.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E.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为小儿贫血中最常见,尤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对儿童健康危害大,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10.有关血友病的描述,正确的是(E)

A. 血友病是一组血小板功能异常的遗传性疾病

B. 血友病A和B均属常染色体不完全性隐性遗传

C. 血友病丙为伴性遗传,常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

D. 血友病AB的症状较轻,血友病丙症状较重

E. 临床上血友病AB比血友病丙多见

解析: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①血友病A,即因子Ⅷ(或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症。②血友病B,即因子Ⅸ或凝血活酶前质缺乏症。③血友病丙,即因子Ⅺ缺乏症。以血友病A较为常见。其共同特点为终身在轻微损伤后发生长时间出血。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为X连锁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因子Ⅷ、Ⅸ、Ⅺ缺乏使凝血过程第一阶段中的凝血活酶生成减少,引起血液凝固障碍,导致出血倾向。

11.以下小儿发病率最高的是(D)

A. 未分化性原粒细胞白血病

B. 分化性原粒细胞白血病

C.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解析:根据增生的白细胞种类的不同,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ANLL)两大类。小儿以急淋发病率最高。

1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做有关实验室检查,下列哪项结果是不符合的(B)

A. 出血时间延长

B. 凝血时间延长

C. 血块收缩不良

D. 血清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E. 血小板减少

解析: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检查如下。①外周血象:出血轻重与血小板多少有关。血小板<50×109/L可见自发性出血;血小板<20×109/L时出血明显,<10×109/L时出血显著。慢性型者可见血小板大小不等,染色较浅。出血多者可有贫血表现、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凝血时间正常。②骨髓象:骨髓细胞增生活跃,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幼稚巨核细胞增多,成熟巨核细胞减少,可见空泡、颗粒减少、胞质少等细胞形态改变。③血小板抗体(PAIgG)测定:PAIgG含量明显增高。④束臂试验:阳性。

13.新生儿出生时血红蛋白150~230g/L,其原因是(A)

A. 胎儿处于相对缺氧状态

B. 胎儿期红细胞寿命长

C. 孕母营养充足

D. 血液黏稠

E. 造血功能亢进

解析:由于胎儿时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较高,出生时红细胞计数(5.0~7.0)×1012/L,血红蛋白量150~220g/L。

A2型题

14.患儿,男,8岁。诊断为贫血,其血红蛋白值低于(D)

A. 90g/L

B. 100g/L

C. 110g/L

D. 120g/L

E. 130g/L

解析: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6个月至6岁者Hb<110g/L,6~14岁Hb<120g/L为贫血。

15.患儿,男,2岁。近期精神萎靡、食欲缺乏、疲乏无力、不爱活动。查体:皮肤苍白,肝右肋下可触及约2cm大小,边缘光滑,质软,无压痛。辅助检查:红细胞计数3.0×1012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93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2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