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模拟试卷11
A1型题/单选题
1.医学上所指的职业病是(C)
A. 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B. 工厂、矿山中最常见的疾病
C. 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
D.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非特异性作用引起的疾病
E. 工人接触毒物引起的中毒
解析:
2.静态作业时肌肉的主要收缩方式是(A)
A. 等长收缩
B. 等张收缩
C. 间断性收缩
D. 持续性收缩
E. 几乎不收缩
解析:
3.当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共存时,两者毒性均增加,这种情况称为毒物的(B)
A. 相加作用
B. 相乘作用
C. 拮抗作用
D. 独立作用
E. 竞争作用
解析:
4.铅中毒性贫血的机制是(B)
A. 卟啉代谢障碍,血管痉挛
B. 卟啉代谢障碍,溶血作用
C. 溶血作用,血管痉挛
D. 卟啉代谢障碍,溶血,血管痉挛
E. 以上都不是
解析:
5.抢救刺激性气体中毒时最关键的措施是(D)
A. 改善缺氧
B. 应用解毒药
C. 给予镇静药
D. 防止中毒性肺水肿
E. 对症处理
解析:
6.一次高浓度吸入苯蒸气主要损害是(B)
A. 化学性肺炎
B. 中枢神经麻痹
C. 造血功能极度障碍
D.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E. 肝功能受损
解析:
7.关于苯胺中毒下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E)
A. 苯胺在体内经生物转化成苯基羟胺与血红蛋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B. 在生产条件下温度增高可促进皮肤对苯胺的吸收
C. 苯胺急性中毒皮肤出现蓝灰色
D. 苯胺中毒高铁血红蛋白在30%以下者可不必使用亚甲蓝
E. 车间空气中苯胺最高容许浓度为1.5mg/m3以下
解析:
8.被对硫磷污染器皿的去毒处理主要为(D)
A. 日光暴晒
B. 稀酸溶液浸泡和洗涤
C. 清水冲洗
D. 弱碱性溶液浸泡和洗涤
E. 用1:5000高锰酸钾浸泡和洗涤
解析:
9.呼吸性粉尘是指(B)
A. 分散度较大的粉尘
B. 直径<5μm的粉尘
C. 直径<10μm的粉尘
D. 直径<15μm的粉尘
E. 直径>15μm的粉尘
解析:
10.下列哪项是硅沉着病发病最重要的因素(C)
A. 粉尘浓度
B. 接尘工龄
C.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D. 有无防护措施
E. 个体身体条件
解析:
11.下列不属于煤工尘肺主要病理改变的是(E)
A. 煤斑
B. 肺气肿
C. 煤矽结节
D. 弥漫性纤维化
E. 胸膜斑
解析:
12.在高温环境中,哪一种方式并非人体的散热表现(C)
A. 血液重新分配
B. 大量出汗,汗液蒸发散热
C. 细胞耗氧量增加
D. 产热中枢抑制,自身产热下降
E. 血管放射性扩张
解析:
13.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是(E)
A. 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
B. 测定车间的噪声强度
C. 加强个人防护
D. 体检和健康监护
E. 消除和控制噪声源
解析:
14.射频辐射中生物学效应最大的波段是(E)
A. 中长波
B. 超短波
C. 短波
D. 毫米微波
E. 厘米微波
解析:
15.急性放射病根据剂量不同可分为(C)
A. 肾型、肠型、脑型
B. 贫血型、肠型、脑型
C. 骨髓型、肠型、脑型
D. 肾型、脑型、骨髓型
E. 肾型、肠型、骨髓型
解析:
16.下列哪项因素是职业性致癌因素(C)
A. 铅
B. 锰
C. 苯
D. 有机磷农药
E. 甲苯
解析:
17.采集溶解度较小气体或气溶胶时为吸收更完全宜用(D)
A. 小型气泡吸收管
B. 大型气泡吸收管
C. 滤膜采样器
D. 多孔玻板吸收管
E. 真空采样瓶
解析:
18.有关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说法正确的是(A)
A.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的职业病危害评价
B.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不必对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C.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不常用类比调查方法
D.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建设单位不必向委托的评价机构提供相关审批材料
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
A2型题
19.某女性,从事高温作业4小时后,感觉剧烈头痛,并迅速进入浅昏迷状态,体温39.5℃,则其最可能的中暑类型是(B)
A. 机体蓄热
B. 热射病
C. 热痉挛
D. 热衰竭
E.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解析:
A3/A4型题虚题型
某男性,农药厂工人,因误服农药中毒,出现胆碱能危象,经抢救脱险。
20.该患者第3天出现明显上肢肌无力,应考虑(C)
A. 毒蕈碱样症状
B. 烟碱样症状
C. 中间肌无力综合征
D. 胆碱能危象
E. 缺氧综合征
解析:
21.其最有可能误服的农药是(B)
A. 西维因
B. 马拉硫磷
C. 氯氰菊酯
D. 溴氰菊酯
E. 速灭威
解析:
22.患者误服该种农药,急性中毒初期最佳治疗方案是(A)
A. 洗胃,大剂量阿托品,小剂量胆碱酯酶复能剂,对症处理
B. 洗胃,大剂量阿托品,对症处理
C. 洗胃,小剂量阿托品,大剂量胆碱酯酶复能剂,对症处理
D. 洗胃和对症处理
E. 立即给予大剂量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并予对症处理
解析:
23.中毒抢救期间,用于判断预后的最佳指标是(E)
A. 所用药物剂量
B. 毒蕈碱样症状的严重程度
C. 体温变化
D. 血压变化
E. 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情况
解析:
24.如果患者在急性中毒4周后,肢端感觉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显示为神经源性损害,可诊断为(D)
A. 中间肌无力综合征
B. 中毒性脑病
C. 呼吸窘迫综合征
D. OPIDP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38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