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环境卫生学)模拟试卷6
A1型题/单选题
1.环境卫生学必须坚持的研究重点(D)
A. 农村卫生状况的研究
B. 城市卫生状况研究
C. 环境卫生监督
D. 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E. 环境污染状况的监测
解析:
2.环境污染的来源有三大方面(C)
A. 工业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性污染
B. 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性污染
C. 工业性污染、农业性污染、生活性污染
D. 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实验性污染
E. 工业性污染、农业性污染、实验性污染
解析:
3.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污染的急性危害(E)
A. 大气污染的烟雾事件
B. 事故性排放的环境污染事件
C. 核泄漏事故
D. 环境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E. 环境污染物引起的内分泌改变
解析:
4.为解决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效应多为弱效应的问题,其采取措施是(C)
A. 选择高危险人群
B. 设计时分层设计
C. 增加样本量并选择早期或敏感指标
D. 用多元统计处理多因素、问题
E. 及早发现亚临床改变
解析:
5.汽车废气中主要有毒物质包括(C)
A. SO2、NOx
B. CO、CO2、四乙基铅、可吸入尘
C. CO、NOx、烃类、铅化合物
D. 多环芳烃、可吸尘
E. 重金属
解析:
6.有关大气污染的慢性危害叙述,哪项是错误的(E)
A. SO2、NOX及硫酸雾、硝酸雾等刺激黏膜引起炎症如咽炎、眼结膜炎
B. 呼吸道炎症反复发作,支气管上皮的分泌量增加,内膜增厚,气道狭窄形成COPD
C. 大气污染使肺部产生疾患,形成肺动脉高压,继发肺心病
D. 大气污染物如CO、NO2等能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而造成组织缺氧,加重心脏负担而导致肺心病
E. 发达国家COPD发病率高于我国
解析:
7.下列哪项不是光化学烟雾的成分(D)
A. PANS
B. O3
C. 醛类
D. H2SO4
E. HNO3
解析:
8.关于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的论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
A. 对任何大气污染物均需制定
B. 指任何一天内多次测定的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
C. 为了防止污染物慢性和潜在性危害而制订的
D. 是污染物在任何24小时内的平均值均不能超过的限值
E. 是以基准值为主要依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制订的
解析:
9.水经煮沸后,可除去水中的(B)
A. 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
B. 钙、镁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
C. 氯离子
D. 甲基汞
E. 溶解性固体
解析:
10.水体被粪便污染的最好的判断指标是(B)
A. 细菌总数
B. 大肠埃希菌总数
C. 痢疾杆菌总数
D. 伤寒杆菌总数
E. 肠球菌总数
解析:
11.水体自净作用的概念是(A)
A. 水污染后可通过水体自身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将污染浓度逐渐降至污染前的状况
B. 水污染后可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使之达到污染前状况
C. 投入相应的净化剂,使污染物分解掉
D. 投入大量需氧菌,使污染物分解掉
E. 污水经综合利用后再排出
解析:
12.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的儿童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呆、小、聋、哑、瘫等临床表现,这种病称为(E)
A. 严重型地方性甲状腺肿
B. 先天性水俣病
C. 地方性营养不良
D. 慢性铅中毒
E. 地方性克汀病
解析:
13.我国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的制定原则不包括(C)
A. 流行病学上安全
B. 对人体健康无害
C. 保证一定的自净能力
D. 经济技术上可行
E. 感官性状良好
解析:
14.作为理想的饮用水水源的首选为(D)
A. 降水
B. 水库水
C. 江河水
D. 深层地下水
E. 浅层地下水
解析:
15.用漂白粉消毒井水的正确操作是(E)
A. 将漂白粉直接倒入井内
B. 用热水将漂白粉调成糊状,倒入井内
C. 用冷水将漂白粉调成糊状,倒入井内
D. 将漂白粉用热水调成糊状,再加少量热水,混匀,静止,将上清液倒入井内
E. 将漂白粉用冷水调成糊状,再加少量水,混匀,静止,将上清液倒入井内
解析:
16.哪种物质不是含氮、含硫、含磷的有机物无氧条件下产生恶臭物质(E)
A. 硫醇
B. 硫化氢
C. 磷化氢
D. 氨
E. CO2
解析:
17.“密封发酵法”进行粪便无毒化处理时,杀死病原菌与寄生卵的主要因素是(B)
A. 高温
B. 氨气
C. 缺氧
D. 生物拮抗
E. 缺乏营养物质
解析:
18.我国根据当前实际情况,规定全国城镇住宅居室容积的卫生标准为(B)
A. 每人15m3
B. 每人20m3
C. 每人25m3
D. 每人30m3
E. 每人35m3
解析:
19.下列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生理指标中,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的是(C)
A. 热平衡测定
B. 汗分泌功能
C. 温热感觉
D. 体温
E. 脉搏
解析:
20.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是(A)
A. 急慢性中毒、“三致”作用
B. 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C. 慢性中毒、致癌作用
D. 致癌、致畸、致突变
E. 慢性中毒、“三致”作用
解析:
21.地方性克汀病是由于(D)
A. 婴儿期摄入氟过多所致
B. 母体妊娠期间摄入过多非必需微量元素所致
C. 胚胎期和婴儿期碘摄入过多所致
D. 胚胎发育期和婴儿期严重缺碘所致
E. 胚胎期和婴儿期多种微量元素严重缺乏所致
解析:
B1型题(或B型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20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