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环境卫生学)模拟试卷16
A1型题/单选题
1.下列化学致癌机制论述不正确的是(E)
A. 肿瘤发生与环境化学污染有关
B. 致癌过程是一个多阶段过程
C. 肿瘤发展的整个过程可分为引发、促长和进展三个主要阶段
D. 致癌过程与基因无关
E. 致癌作用众多基因、多因素参与
解析:
2.有关平流层特征及卫生学意义哪一项论述是错误的(E)
A. 平流层在对流层之上
B. 平流层又分两个亚层,即同温层和臭氧层
C. 臭氧层能吸收短波紫外线,保护人体不受短波紫外线伤害
D. 同温层在臭氧层下面
E. 各种气象现象都是在平流层中发生
解析:
3.总悬浮颗粒物(TSP)粒径是(B)
A. ≤10μm
B. 0.1~100.0μm
C. 10~100μm
D. ≥100μm
E. 0.1~10.0μm
解析:
4.有关四日市哮喘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D)
A. 是日本的公害病
B. 是变态反应性疾病
C. 常突然发生哮喘,很少有感冒、咳嗽等前期症状
D. 花粉、灰尘、甲醛为主要变态原
E. 某些石油制品分解产物使机体产生变态反应
解析:
5.在严重大气污染地区,下述变化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除外(B)
A. 呼吸道和眼结膜炎症发病率升高
B. 消化道溃疡发病率升高
C. 唾液溶菌酶及免疫球蛋白含量下降
D. 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哮喘、鼻炎发病率升高
E. 肺癌发病率升高
解析:
6.卫生工作者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监测目的不包括(E)
A. 查明大气污染来源
B. 查明大气污染种类、浓度
C. 查明大气污染范围和污染规律
D. 查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E. 根据污染状况给予罚款
解析:
7.水的化学耗氧量代表(D)
A. 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的总量
B. 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无机物的总量
C. 水体中氧化和还原性有机物的总量
D. 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
E. 水体中氧化物的含量
解析:
8.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主要是由于下列哪项而引起(C)
A. 食物氟污染浓度高
B. 土壤中氟含量过高
C. 饮水氟含量过高
D. 饮水氟含量过低
E. 维生素A和钙缺乏
解析:
9.总大肠菌数作为水质污染指标的理由(B)
A. 数目多、生存时间较致病菌稍短,抵抗力较芽孢弱
B. 数目多、生存时间与致病菌相似,检测方法较容易
C. 数目多、生存时间比致病菌长,检测方法较容易
D. 数目一般、生存时间较致病菌长,检测方法较难
E. 数目一般、生存时间与致病菌相近,检测方法尚能掌握
解析:
10.下列含氯的化合物,哪一个不是氯化消毒剂(B)
A. 氯胺
B. 氯化钠
C. 液态氯
D. 漂白粉
E. 漂白粉精
解析:
11.水井受有机物和细菌严重污染时,应选用哪一种消毒法(C)
A. 普通氯化消毒法
B. 二重氯消毒法
C. 过量氯消毒法
D. 折点氯消毒法
E. 氯胺消毒法
解析:
12.土壤生物性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下列除外哪种疾病均是由土壤传播给人类(E)
A. 肠道传染病
B. 寄生虫病
C. 钩端螺旋体病
D. 肉毒中毒
E. 军团菌病
解析:
13.影响堆肥效果因素中,哪一项是错误的(B)
A. 土壤中有高温菌如马粪中的嗜热菌
B. 碳氮比值约为1:40或1:30
C. pH合适,必要时用l%~2%石灰调节
D. 水分在50%-70%为宜
E. 要通风,供给氧气
解析:
14.关系到居室内空气清洁,便于人们放置家具摆设,有足够的活动范围,避免过分拥挤和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机会的一项重要的居室规模指标是(B)
A. 居室容积
B. 居室面积
C. 居室净高
D. 居室进深
E. 居室通风
解析:
15.有效温度是指(C)
A. 受试者所感受的不同热感觉的温度
B. 与人皮肤温度有关的温度感
C. 人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主观感觉指标
D. 人在室温下的温热感觉
E. 用体温计测得人体的实际温度
解析:
16.SO2对健康的影响不包括下列哪项(C)
A. 局部刺激作用
B. 引起呼吸道炎症
C. 影响血红蛋白携氧
D. 致敏作用
E. 可增强BAP的致癌作用
解析:
17.冬季,某居民在自家较封闭房间内的一盆煤火旁发生昏迷,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导致该症状最可能的空气污染物为(A)
A. CO
B. CO2
C. SO2
D. NOX
E. PAH
解析:
B1型题(或B型题)、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或者C型题)虚题型
A.波长760nm至1mm的红外线
B.波长200~276nm的紫外线C
C.波长275~320nm的紫外线B
D.波长320~400nm的紫外线A
E.波长400~760nm的可见光
18.起杀菌作用的主要电磁波是(B)
A.
B.
C.
D.
E.
解析:
19.产生色素沉着作用的电磁波是(D)
A.
B.
C.
D.
E.
解析:
20.使机体产生热效应的电磁波是(A)
A.
B.
C.
D.
E.
解析:
21.具有抗佝偻病和红斑作用的电磁波是(C)
A.
B.
C.
D.
E.
解析:
A.混凝沉淀
B.自然沉淀
C.消毒
D.过滤
E.特殊处理
针对不同水质的水源水,应分别采用不同的水质净化处理方法
22.感官性状良好的水,可直接采用(C)
A.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98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