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1
A1型题/单选题
1.对哮喘患儿,用于测定呼吸道气流受限可逆性的主要检查是(B)
A. 通气功能检测
B. 支气管舒张试验
C. 支气管激发试验
D. 最大呼气流量测定
E. 最大呼气流量变异率测定
解析:支气管舒张实验是通过测定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FEV1的变化来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性,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支气管哮喘。
2.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A. 病毒
B. 细菌
C. 支原体
D. 衣原体
E. 真菌
解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病毒多见,占90%以上,细菌和支原体则较少见。
3.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是(B)
A. 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C. 氨茶碱
D. 抗生素
E. 抗胆碱药物
解析: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首选药物,具有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4.细菌性肺炎抗生索应用,一般用至(B)
A. 体温正常后3~5天,肺部体征基本消失
B. 体温正常后5~7天,肺部体征基本消失
C. 体温正常后7~10天,肺部体征基本消失
D. 体温正常后10~14天,肺部体征基本消失
E. 体温正常后14~16天,肺部体征基本消失
解析:细菌性肺炎抗生素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
5.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以下错误的是(E)
A. 居住环境阳光充足,避免污染
B. 加强锻炼
C. 合理喂养
D. 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做好隔离工作
E. 预防性服用抗生素
解析: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措施:①儿童居室应宽敞、整洁、采光好。室内应采取湿式清扫,经常开窗通气,成人应避免在儿童居室内吸烟,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②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加强呼吸肌的肌力与耐力,提高呼吸系统的抵抗力与适应环境的能力。③合理喂养儿童,婴儿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换乳期食物,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维生素;要营养平衡,纠正偏食。④在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避免带儿童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体弱儿童建议注射流感疫苗增加对感染的防御能力。
6.肺炎患儿宜采取的体位是(D)
A. 平卧位
B. 去枕仰卧位
C. 头部抬高20~30cm,下肢抬高10~20cm
D. 半卧位
E. 左侧卧位
解析:肺炎患儿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置患儿于有利于肺扩张的体位,如半卧位或抬高床头30°~60°,经常帮助患儿更换体位如翻身、抱起患儿等。
7.支气管哮喘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E)
A. 体液过多
B. 焦虑
C. 有感染危险
D. 潜在并发症:心衰
E. 低效性呼吸型态
解析:支气管哮喘常见护理诊断:①低效性呼吸型态。②清理呼吸道无效。③潜在并发症。④焦虑/恐惧。⑤知识缺乏。其中,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支气管痉挛所致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8.在治疗小儿肺炎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均应考虑有并发症的可能,但除外(D)
A. 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B. 呼吸困难突然加重
C. 体温持续不退
D. 咳嗽加重
E. 热退后又复上升,伴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解析:肺炎患儿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起病较急,发病前数日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①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亦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可不发热或体温不升。②咳嗽:较频繁,初为刺激性干咳,而后有痰,剧烈咳嗽时常伴有呕吐。新生儿、早产儿咳嗽可不明显,仅见呛奶、口吐白沫等。③气促多于发热、咳嗽之后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可达40~80次/分。严重患儿可出现鼻翼扇动、点头呼吸、三凹征及口唇发绀等。④全身症状:患儿常有精神不振、食欲缺乏、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症状。
9.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为(B)
A. 婴儿多见
B. 咳嗽突出,喘憋明显
C. 多无发热
D. 头孢菌素无效
E. 肺部体征明显
解析:肺炎支原体肺炎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憋、喘鸣音较突出,肺部啰音比年长儿多,部分患儿可出现多系统的损害。胸部X线改变大体分四种:肺门阴影增强,支气管肺炎改变,均匀实变影,间质性肺炎改变。
10.正常小儿肺活量为(A)
A. 50~70ml/kg
B. 50~100ml/kg
C. 60~70ml/kg
D. 80~100ml/kg
E. 100~120ml/kg
解析:肺活量:指1次深吸气后的最大呼气量,儿童为50~70ml/kg。
11.小儿患支原体肺炎时,首选抗生素为(C)
A. 青霉素
B. 万古霉素
C. 罗红霉素
D. 氨苄西林
E. 克霉唑
解析: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疗程至少2~3周。
12.下列哪项不属于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C)
A. 发热
B. 咳嗽
C.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D. 固定的湿啰音
E. 胸部X线检查有肺纹理增粗
解析:支气管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支气管炎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为表现;慢性支气管炎为反复的咳嗽、咳痰,或伴胸闷、喘息。
13.上、下呼吸道的分界是(C)
A. 咽
B. 会咽和喉
C. 环状软骨
D. 甲状软骨下缘
E. 气管与支气管分处
解析: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14.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为(D)
A. 起病缓慢
B. 多为低热
C. 肺部体征出现较晚
D. 较易发展成脓胸、脓气胸、肺大疱
E. 氨苄西林有特效
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临床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多呈弛张热,新生儿或体弱儿可出现低热或体温正常,甚至体温不升。患儿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咳嗽、呻吟,时有呕吐、腹泻、腹胀,可有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样皮疹等,重者出现休克。肺部体征出现早,双肺有散在中、细湿啰音,易并发脓胸、脓气胸等。
15.肺炎患儿发生严重腹胀对机体最大的危害是(C)
A. 进食减少
B. 活动受限
C. 影响呼吸
D. 感觉痛苦
E. 入睡困难
解析:重症支气管肺炎可引起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严重腹胀、肠鸣音消失、膈肌抬高、呼吸困难加重。
A2型题
16.患儿,男。2岁。咳嗽3天,体温38℃,双肺有干性及不固定湿啰音。其诊断应首先考虑是(B)
A. 支气管肺炎
B. 急性支气管炎
C.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D. 毛细支气管炎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49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