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1
A1型题/单选题
1.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病因是(B)
A. 先天不足
B. 摄入不足
C. 长期发热
D. 活动量大
E. 睡眠不足
解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又称营养不良,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能量和/或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不能维持正常新陈代谢而导致自身组织消耗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2.护士在儿童保健门诊讲解引起锌缺乏症的主要原因是(A)
A. 长期吃谷类食物
B. 长期吃动物性食物
C. 外伤
D. 腹泻
E. 失血
解析:本题主要分析造成锌缺乏的原因。锌在植物性食物中的含量少于动物性食物,故长期食入谷类食物的小儿易出现锌缺乏。其次,锌吸收减少或丢失过多亦可造成锌缺乏症,如腹泻可减少锌的吸收,反复失血、外伤等使锌随体液丢失。
3.新生儿口服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开始于出生后(B)
A. 1周
B. 2周
C. 3周
D. 4周
E. 5周
解析: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胞胎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800IU/d,3个月后改预防量400IU/d,足月儿出生2周补充维生素D 400~800IU/d,均补充至2岁。
4.婴儿发生溢乳的原因是(D)
A. 胃排空快
B. 胃容量小
C. 胃较垂直
D. 幽门括约肌发育好,贲门肌发育差
E. 幽门括约肌发育差,贲门肌发育好
解析:婴儿胃呈水平位,开始站立行走后,逐渐变为垂直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且自主神经调节差,易引起幽门痉挛,且婴儿吸吮时常吞咽过多空气.因此易发生溢奶和呕吐。
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患儿发生惊厥,首先要做到(D)
A. 应用止惊剂
B. 应用钙剂
C. 应用呼吸兴奋剂
D. 保持呼吸道通畅
E. 吸氧
解析:惊厥发作时应立即吸氧,喉痉挛者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可进行人工呼吸或加压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
6.人体最重要的供能营养素是(E)
A. 矿物质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E. 碳水化合物
解析:碳水化合物为供能的主要来源,同时也参与构成体内许多重要物质。
7.护理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应特别注意观察可能发生下列哪种情况(D)
A. 重度贫血
B. 低血钠
C. 低血钾
D. 低血糖
E. 继发感染
解析:护理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应特别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8.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D)
A. 甲状腺反应迟钝
B. 肾上腺皮质反应迟钝
C. 脑垂体反应迟钝
D. 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E. 肾上腺髓质反应迟钝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因血清钙离子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发病机制是甲状旁腺过度应激造成反应迟钝,血钙降低,PTH分泌不足,使骨钙不能游离至血钙,血钙降低,致手足搐搦发作。
9.夜盲症是由于缺乏(A)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E
C. B族维生素
D. 维生素C
E. 维生素D
解析: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多见于婴幼儿,常与营养不良及其他维生素缺乏同时发生。暗光下视物模糊,继之发展为夜盲症是本病最早的表现。
10.对维生素A缺乏症小儿的护理,不正确的是(D)
A. 注意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
B. 有角膜软化、溃疡者可用0.25%的氯霉素滴眼液
C. 跟部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切勿压迫眼球
D. 可长期大量补充维生素A
E. 进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
解析:维生素A缺乏症的护理措施如下。①一般护理:有角膜软化、溃疡者用0.25%氯霉素滴眼液、0.5%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膏,防止继发感染;用1%阿托品散瞳,防止虹膜粘连。加强眼部清洁,每次滴眼药时动作应轻柔,切勿压迫眼球以免角膜穿孔,虹膜、晶状体脱出。注意保护性隔离,预防呼吸道、消化道及其他感染。②补充维生素A。③保护眼睛,防止视觉障碍。④观察药物疗效:维生素A过量可致中毒,应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
11.营养不良常见于(C)
A. 1岁以下小儿
B. 2岁以下小儿
C. 3岁以下小儿
D. 5岁以下小儿
E. 8岁以下小儿
解析: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佝偻病激期骨骼改变的是(D)
A. 颅骨软化
B. 鸡胸
C. 前囟迟闭
D. 枕秃
E. 肋骨串珠
解析:活动期(激期):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未经治疗,继续加重,出现典型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迟缓。骨骼改变如下。①头部。3~6个月患儿可有颅骨软化。重者出现乒乓球样感觉;7~8个月患儿有方颅或鞍形颅;前囟增宽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易患龋齿。②胸部。胸廓畸形多见1岁左右小儿,会影响呼吸功能,并发呼吸道感染.甚至肺不张。表现肋骨串珠,以两侧第7~10肋最明显,又称佝偻病串珠。郝氏沟,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的横沟,鸡胸(胸骨和邻近软骨向前突起)或漏斗胸(胸骨剑突部凹陷)。③四肢。多见6个月以上小儿,表现手镯或脚镯(腕、踝部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1岁左右形成O形腿或X形腿。④患儿会坐或站立后,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后突或侧弯。运动功能发育迟缓:由于低血磷使患儿韧带松弛、肌张力低下,表现为头颈软弱无力,坐、立、行走等运动功能落后,腹肌张力低致腹部膨隆,形如蛙腹。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免疫系统:免疫力低下,患儿易发生感染及贫血,尤其以反复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13.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B)
A. 面部
B. 腹部
C. 躯干
D. 臀部
E. 四肢
解析:
A2型题
14.患儿,女,10个月。诊断重症佝偻病合并肺炎,给予肌内注射维生素D(B)
A. 2500~7500μg
B. 7500~15000μg
C. 15000~20000μg
D. 20000~25000μg
E. 25000~30000μg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要点: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口服者,一次肌内注射维生素D37500~15000μg(40~60U)。
15.患儿,女,5个月。诊断为重症佝偻病,医嘱肌内注射维生素D,下列做法错误的是(E)
A. 选用较粗的针头
B. 每次更换注射部位
C. 深部肌内注射
D. 末次注射1个月后改为口服预防量
E. 注射后2~3日加服钙剂
解析:根据医嘱口服维生素D,重症者一次性大剂量注射维生素D,用前2~3天先服用钙剂,以防发生低钙血症。
16.患儿,男,5岁。活动时常感疲劳,呼吸浅快,体重32kg。可考虑为(D)
A. 超重
B. 轻度肥胖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645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