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模拟试卷22
A1型题
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种疾病不按甲类传染病管理(A)
A. AIDS
B. 肺炭疽
C. 鼠疫
D. 霍乱
E.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解析:
2.关于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B)
A. 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
B. 常表现为暴发流行
C. 有家庭聚集现象
D. 婴幼儿期是获得HBV感染的最危险时期
E. 主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解析:
3.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理变化是(B)
A. 肝细胞局灶性坏死
B. 肝细胞广泛坏死
C. 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
D. 汇管区单核细胞浸润
E. 肝内淤胆
解析:
4.流感的潜伏期是(B)
A. 24小时
B. 1~3天
C. 3~5天
D. 1周
E. 2周
解析: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是指(B)
A. H1N1
B. H5N1
C. H9N2
D. H7N3
E. H7N7
解析:
6.HI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B)
A. 性接触
B. 拥抱
C. 母婴
D. 共用注射器注射
E. 输血
解析:
7.对艾滋病患者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以下哪种药物不能使用(E)
A. 齐多夫定
B. 拉米夫定
C. 奈韦拉平
D. 利托那韦
E. 阿糖胞苷
解析:本题考点是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目前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有三类,分为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包括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包括奈韦拉平等)、蛋白酶抑制剂(包括利托那韦等),阿糖胞苷没有抗反转录病毒的作用。
8.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B)
A. 头痛、全身痛和腰痛
B. 头痛、眼眶痛和腰痛
C. 头痛、腹痛和腰痛
D. 头痛、关节痛和腰痛
E. 头痛、腓肠肌痛和腰痛
解析:
9.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中的“三早一就”不包括的是(C)
A. 早发现
B. 早休息
C. 早诊断
D. 早治疗
E. 就近治疗
解析:
10.狂犬病的病理变化不包括(E)
A. 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
B. 脑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内基小体
C. 脑实质和脊髓充血
D. 脑实质和脊髓水肿
E. 脑膜病变
解析:
11.属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严重表现并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的是(A)
A. 呼吸衰竭
B. 惊厥和抽搐
C. 意识障碍
D. 高热
E. 颅内高压
解析:
1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传染源是(E)
A. 暴发型休克型患者
B. 带菌动物
C. 慢性感染者
D. 普通型患者
E. 带菌者
解析:
13.鉴别流脑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最有意义的是(D)
A. 皮肤黏膜瘀斑瘀点
B. 发病季节
C. 脑膜刺激征阳性
D. 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
E. 脑脊液结果呈化脓性改变
解析:
14.持续发热6天的病人,疑为伤寒,最简便而阳性诊断率又高的检查是(D)
A. 大便培养
B. 尿培养
C. 玫瑰疹刮取液培养
D. 血培养
E. 骨髓培养
解析:本题考点是伤寒杆菌培养在不同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标本。病程1~2周血培养阳性率最高;骨髓培养的阳性率较血培养稍高,但操作更复杂,不作首选;第3~4周大便培养阳性率最高;尿培养的阳性率较低。
15.伤寒患者解除隔离的标志是(E)
A. 体温下降至正常
B. 血嗜酸性粒细胞恢复正常
C. 临床症状消失后2周
D. 自发病之日起已隔离满2周
E. 临床症状消失2周后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解析:
16.细菌性痢疾抗菌治疗首选的是(D)
A. 头孢曲松
B. 卡那霉素
C. 氨苄青霉素
D. 环丙沙星
E. 阿奇霉素
解析:本题考点是细菌性痢疾的抗菌治疗方案。细菌性痢疾的抗菌治疗方案:首选环丙沙星,对环丙沙星耐药时才考虑使用二线药物(头孢曲松、匹美西林、阿奇霉素),疗程3~5天。
17.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霍乱属于(A)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丁类传染病
E. 戊类传染病
解析:
18.治疗霍乱最关键的措施是(C)
A. 抗菌治疗
B. 止吐、止泻治疗
C. 补液疗法同时抗菌治疗
D. 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E. 透析治疗
解析:本题考点是霍乱的治疗措施。霍乱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霍乱肠毒素,造成严重水样腹泻,其危害是病人出现严重脱水甚至循环衰竭,因此关键治疗措施是液体疗法,必须早期、迅速、足量补液,而抗菌治疗仅作为液体疗法的辅助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腹泻次数,并迅速从粪便中清除病原菌。
19.下列选项,对继发性肺结核有较大诊断价值的是(A)
A. 肩胛区闻及细湿啰音
B. 金属调的空翁音
C. 纵隔移位
D. 肺气肿征象
E. 呼吸困难
解析:
A2型题
20.患者,诊为慢性肝衰竭急性发作伴腹水,近1天以来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腹水量增加,患者最可能并发(B)
A. 肠道感染
B. 自发性腹膜炎
C. 胆道感染
D. 阑尾炎
E. 门静脉炎
解析:
21.患者,男,32岁。因持续发热5月余,腹泻3月余,胸片检查示双中上肺结核(Ⅲ型)。患者为农民工,外出打工近15年,自诉在打工期间有性乱史,有时未使用安全套,否认吸毒、供血、受血、手术史。查体:T38℃~39℃,恶病质,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面颈部皮肤黑色结节、斑块隆起。CT检查:双中上肺结核,纵隔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患者应该进行以下哪项检查明确诊断(E)
A. 血常规
B. 血培养
C. 淋巴结穿刺液涂片
D. 咽拭子培养
E. 血清抗-HIV检测
解析:本题考点是艾滋病的诊断依据。患者属流动性农民工,长期外出打工,有明确的无保护性的多个性伴侣,且持续时间较长;该患者有持续性发热病史、长期腹泻伴明显消瘦,胸片和CT检查证实双中上肺结核,全身淋巴结肿大,面颈部传染性软疣等可能是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表现,确诊依赖检测血清抗-Hl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43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