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4
A1型题/单选题
1.急性白血病的典型骨髓象是(C)
A. 原始及幼稚细胞减少,幼红和巨核细胞减少
B. 原始及幼稚细胞增生,幼红和巨核细胞增生
C. 原始及幼稚细胞增生,幼红和巨核细胞减少
D. 原始及幼稚细胞减少,幼红和巨核细胞增生
E. 原始及幼稚细胞正常,幼红和巨核细胞减少
解析:急性白血病的骨髓检查是确立诊断和评定疗效的重要依据。典型的骨髓象为该类型白血病的原始及幼稚细胞极度增生,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减少。但少数患儿的骨髓表现为增生低下。
2.关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选项叙述正确的是(C)
A. 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无感染病史
B. 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呈自限性经过,大部分转为慢性
C. 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见于女性,病程超过6个月
D.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血小板<100×109/L
E.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减少
解析: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有前驱感染史,皮肤、黏膜出血,血小板减少,但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为特征。疾病经过呈自限性。小儿多见急性型,10%~20%急性型患儿可转为慢性型。①慢性型:起病缓慢,病程超过6个月,男女发病为1:(3~4)。②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婴幼儿多见,两性发病数无差异,多在冬、春季节发病。血小板<50×109/L可见自发性出血;血小板<20×109/L时出血明显,<10×109/L时出血显著。骨髓细胞增生活跃,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幼稚巨核细胞增多,成熟巨核细胞减少,可见空泡、颗粒减少、胞质少等细胞形态改变。
3.以下关于贫血的主要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D)
A.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祛除病因,补充铁剂
B.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祛除病因,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及维生素C
C.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激素、中药、抗生素,输血,骨髓移植
D. G-6-PD缺乏症:祛除诱因,保持尿液呈酸性,输G-6-PD正常的红细胞制剂
E. 地中海贫血:对症治疗,输血和去铁治疗及脾切除术
解析: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为自限性。诊断后首先应去除诱因,碱化尿液,输G-6-PD正常的红细胞制剂。故选项D说法错误,其余选项治疗措施均正确。
4.确诊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是(B)
A. 血象
B. 骨髓象
C. 组织化学染色
D. 胸部X线片
E. MRI
解析:骨髓检查是确立诊断白血病和评定疗效的重要依据。
5.孕妇产前检查发现胎儿患有血友病时,应及时(E)
A. 改善饮食结构
B. 进行药物治疗
C. 进行化疗
D. 进行放疗
E. 终止妊娠
解析:运用现代诊断技术对基因携带的孕妇进行基因分析和产前诊断,如确定胎儿为血友病,可及时终止妊娠。
6.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表现不同之处是后者有(E)
A. 红细胞减少
B. 疲乏无力
C. 食欲缺乏
D. 心率增快
E. 神经、精神症状
解析: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表现如下。①一般表现:面色蜡黄色,睑结膜、口唇、指甲等处苍白,偶有轻度黄疸。毛发纤细、稀疏、枯黄,呈虚胖或颜面轻度水肿。轻度或中度贫血占多数,患儿常感疲乏无力,可有肝脾大。②神经精神症状。③消化系统症状。④其他:易发生感染,可出现皮肤瘀斑和出血点。重症者可出现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
7.小儿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两次交叉时间是(B)
A. 4~6天与4~6个月
B. 4~6天与4~6岁
C. 4~6个月与4~6岁
D. 4~6周与4~6个月
E. 4~6天与4~6周
解析: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65%,淋巴细胞约占30%。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下降。生后4~6天时两者比例约相等;至1~2岁时淋巴细胞约占60%,中性粒细胞约占35%,至4~6岁时两者比例又相等;7岁以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
8.人类维生素B12的来源,主要是(D)
A. 加热的蔬菜
B. 绿色新鲜蔬菜
C. 植物性食物
D. 动物性食物
E. 牛奶
解析: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2主要从食物中摄取,含量较为丰富的食物有动物的肉、肝、禽蛋及海产品。
9.下列护理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E)
A. 对早产儿可及早给予铁剂
B. 合理搭配患儿膳食
C. 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
D. 注意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E. 患儿应卧床休息
解析: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措施如下。①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贫血程度较轻者,一般不需卧床休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②合理安排饮食:向家长及年长儿解释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本病,协助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指导合理搭配患儿饮食,告知家长含铁丰富的食物;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家长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及早(自出生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元素铁不超过每日2mg/kg,最大不能超过每日15mg)预防。③应用铁剂的护理:首选易吸收的二价铁(经济、安全、不良反应小)。④输血时的护理。⑤预防感染。⑥健康教育。
1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应用至(E)
A. 临床症状好转
B. 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
C. 红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
D. 红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2个月左右
E. 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3个月
解析:铁剂服用疗程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3个月停药,以补充铁的储存量。
11.关于预防白血病患儿感染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B)
A. 实施保护性隔离
B. 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C.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D. 保持口腔清洁
E. 注意个人卫生
解析:感染是引起白血病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做好预防感染的护理:①保护性隔离。②注意个人卫生。③观察感染早期征象。④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⑤避免有关接种。
12.婴儿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计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10g/L是(A)
A. 生理性贫血
B. 溶血性贫血
C.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解析:出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下降,加上胎儿红细胞寿限较短、红细胞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逐渐降低,至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含量降至110g/L,出现轻度贫血,此种现象称为生理性贫血。
13.下列哪种进食习惯易发生营养性巨幼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56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