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卫生统计学)模拟试卷15
A1型题/单选题
1.下列哪些统计处理可用于计数资料(A)
A. 率和χ2检验
B. 均数、标准差与χ2检验
C. 等级相关
D. 秩和检验
E. t检验与二项分布
解析:
2.一组小鼠的生存天数分别为2.9,1.4,0.7,8.4,10.2,则中位数为(A)
A. 2.9
B. 1.4
C. 0.7
D. 84
E. 10.2
解析:
3.求某一生理参量的参考值范围时(D)
A. 正态分布资料只能用均数标准差法
B. 正态分布资料只能用百分位数法
C. 偏态分布资料只能用均数标准差法
D. 偏态分布资料只能用百分位数法
E. 偏态分布资料既能用均数标准差法又能用百分位数法
解析:
4.有关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的描,以下正确的是(D)
A. 二者都是单峰分布,以μ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
B. 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者分布一致
C. 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
D. 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 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解析:
5.通常情况下,当零假设(H0)为μ1=‰2=‰3时,备择假设H1为(E)
A. μ1≠μ2≠μ3
B. μ1≠μ2且μ2≠μ3
C. μ1≠μ2且μ2≠μ3且μ1≠μ3
D. μ1≠μ2且μ2≠μ3或μ1≠μ3
E. μ1≠μ2或ν2≠ν3或ν1≠ν3
解析:
6.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D)
A. 中位数
B. 均数
C. 构成比
D. 变异系数
E. 标准差
解析:
7.计算某年某地流感发病率时,分母应是(D)
A. 该年总患病人数
B. 该年流感门诊人数
C. 年初人口数
D. 年平均人口数
E. 年终人口数
解析:
8.四格表中四个格子的数字分别为(A)
A. 待比较两组的各组阳性数和阴性数
B. 待比较两组的各组阳性数和总合计数
C. 待比较两组的各组总合计数和阳性率
D. 两组的实际值与理论值
E. 待比较两组的各组阴性数和总合计数
解析:
9.四格表资料Fisher确切概率法的条件是(B)
A. T<5
B. T和n均随意
C. T<1且n<40
D. 1≤T<5且n<40
E. T<5或n<40
解析:
10.在统计检验中是否选用非参数方法(A)
A. 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特征作决定
B. 计算出几个统计量得出初步结论后进行选择
C. 看哪个统计结论符合专业理论
D. 要看哪个P值更小
E. 只看研究目的
解析: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 r=0.7,可认为两个变量存在相关
B. r=0.7,经检验假设后,可认为两个变量存在相关
C. r=0.9,可认为两个变量存在相关
D. r=0.2,可认为两个变量不存在相关
E. r=0.1,可认为两个变量不存在相关
解析:
12.关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A.
B.
C.
D.
E.
解析:
13.若决定系数为0.81,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两变量间回归关系的强度较大
B. 散点图中全部的观察点都排列在一条回归线上
C. Y的总变异中有81%是由于X的改变而产生的
D. 相关系数r=0.9
E. 决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的平方
解析:
14.关于散点图叙述正确的是(B)
A. 可描述变量的变化趋势
B. 可表示两种现象间的相关关系
C. 可呈现变量的频数分布
D. 可直观表示出各指标的位置
E. 可描述变量的变化速度
解析:
15.用直方面积表达各组段的频数的统计图为(B)
A. 条图
B. 直方图
C. 线图
D. 半对数线图
E. 百分条图
解析:
16.调查时收集原始资料的方式(B)
A. 有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B. 有直接观察法和采访法
C. 有直接观察法和信访
D. 有直接观察法和开调查会
E. 开调查会和访问、信访
解析:
17.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常用调查方法分为(B)
A. 普查、抽样调查、病例一对照调查
B. 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C. 全面调查、典型调查、队列调查
D. 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案例调查
E. 普查、抽样调查、队列调查
解析:
18.将实验和对照在同一受试对象身上进行的对照称为(D)
A. 空白对照
B. 实验对照
C. 标准对照
D. 自身对照
E. 相互对照
解析:
19.在进行临床试验设计时,允许犯Ⅱ型错误的概率最大值是取(D)
A. β=0.01
B. β=0.05
C. β=0.10
D. β=0.20
E. β=0.25
解析:
20.若要研究居民患各种疾病的频率、种类及疾病变动等居民患病的基本规律时,应以下列哪项为研究单位(B)
A. 患者
B. 病例
C. 患者+病例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33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