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5
A1型题/单选题
1.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常见致死原因为(C)
A. 惊厥
B. 手足搐搦
C. 喉痉挛
D. 肺水肿
E. 脑水肿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可表现为手足搐搦、喉痉挛和惊厥,以惊厥最为常见,以手足搐搦最具特征,单独以喉痉挛出现的最少,但最具危险性。
2.对营养不良患儿护理不当的是(D)
A. 根据营养不良的程度、消化功能来调整饮食的量及种类
B. 改善食欲,促进消化
C. 与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室居住
D. 计算补液量宜偏高
E. 积极治疗原发病
解析:营养不良时体液平时处于偏低渗状态,呕吐、腹泻时多为低渗性脱水,由于皮下脂肪少,在估计脱水程度时多易估计偏高,故补液按体重计算后,应减少总量的1/3为宜,用2/3张含钠液补充。
3.锌缺乏症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
A. 供给含锌较多的食物如谷类
B. 提倡母乳喂养
C. 合理添加辅助食品
D.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E. 避免交互感染
解析:锌缺乏症的护理措施如下。①饮食治疗:初乳含锌丰富,故提倡母乳喂养。换乳期按时添加含锌丰富的辅食,鼓励患儿多食富含锌的动物性食物如肝、鱼、瘦肉、禽蛋等。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②避免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日常护理,防止交互感染。③按医嘱补充锌制剂,观察药物疗效:主要注意对食欲、口腔溃疡、生长发育等的改善情况;还要观察有无锌剂中毒。锌剂的毒性较小,但剂量过大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刺激症状,甚至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4.营养不良患儿常伴有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其中以哪种常见(A)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E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E. B族维生素
解析:营养不良常见于多种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症较常见,B族维生素缺乏致舌炎、口角炎。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不明显,在恢复期生长速度加快时症状比较突出。
5.佝偻病患儿由于骨软化和肌肉牵拉可引起(C)
A. 鸡胸
B. O形腿
C. 肋膈沟
D. 脊柱侧弯
E. 肋骨串珠
解析:肋膈沟:膈肌附着部位的肋骨长期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一条沿肋骨走向的横沟,又称郝氏沟。
6.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发作控制后,下列处理原则哪项是正确的(D)
A. 立即肌内注射维生素D
B. 迅速给服大剂量维生素D
C. 快速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
D. 缓慢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
E. 大量维生素D和钙剂同时使用
解析:惊厥发作时,遵医嘱立即给予镇静药控制惊厥,静脉注射地西泮的速度每分钟不超过1mg,以免引起呼吸抑制。惊厥控制后,尽快给予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10%葡萄糖5~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以上)或滴注,注意勿皮下或肌内注射钙剂,以免造成局部坏死。
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出现枕秃多见于(C)
A. 1~2个月
B. 3个月以内
C. 3~6个月
D. 1岁左右
E. 3岁以后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早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3个月左右小婴儿,主要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常伴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汗多刺激头皮导致婴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此期常无骨骼改变,无佝偻病的特异症状,仅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8.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的血总钙浓度少于多少时会出现惊厥、喉痉挛等症状(B)
A. 2.25mmol/L
B. 1.75mmol/L
C. 1.0mmol/L
D. 1.5mmol/L
E. 2.0mmol/L
解析:维生素D缺乏时,血钙下降,而甲状旁腺反应迟钝,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则低血钙不能恢复,一般血清总钙量<1.75mmol/L(7mg/dl)或钙离子<1.0mmol/L(4mg/dl)时即可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手足抽搐、喉痉挛,甚至全身性惊厥的症状。
9.富含锌的食物包括(E)
A. 新鲜蔬菜
B. 新鲜水果
C. 粗粮、米、面
D. 大豆及豆制品
E. 肝、鱼、瘦肉
解析:换乳期按时添加含锌丰富的辅食,鼓励患儿多食富含锌的动物性食物,如肝、鱼、瘦肉、禽蛋等。
10.口服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改为预防量前应持续(A)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E. 到骨骼体征消失
解析:维生素D制剂以口服为主,一般剂量为每日50~100μg(2000~4000U),或1,25-(OH)2D30.5~2.0μg,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骨骼情况,1个月后改预防量10μg(400U/d)。
A2型题
11.患儿,女,2岁。诊断营养不良,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A)
A. 营养性贫血
B. 牙龈水肿
C. 鼻出血
D. 口腔炎
E. 肺炎
解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并发症如下。①营养性贫血:营养不良患儿常因缺乏蛋白质及造血物质并发营养性贫血。②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因多种维生素缺乏而并发干眼症、口腔炎、末梢神经炎。③感染:可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点、齿龈水肿、鼻出血及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感染性疾病。④自发性低血糖。
12.患儿,女,6个月。诊断为营养不良,为促进其消化,改善食欲,方法不当的是给予(B)
A. 胰蛋白酶、胰酶
B. 口服维生素D
C. 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如苯丙酸诺龙肌内注射
D. 锌制剂
E. 口服B族维生素
解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治疗要点如下。①调整饮食:根据患儿消化能力给予易消化、有营养、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补充原则;根据病情和消化功能调整饮食的量及种类。②促进消化功能:给予助消化药物,如胃蛋白酶、胰酶、多酶片等。③补充营养物质:病情重者可输入氨基酸、白蛋白、新鲜血浆、脂肪乳等。口服葡萄糖20~30g后用胰岛素2~3U,1~2周为1个疗程,皮下注射。④促进蛋白质合成:蛋白同化激素如苯丙酸诺龙,每次肌内注射10~25mg,每周1~2次,连续2~3周。⑤补充B族维生素,补充元素锌0.5~1mg/(kg·d)⑥控制感染,纠正并发症。⑦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⑧中医治疗:捏脊、针灸、推拿。
13.新生儿,男,出生10天。足月顺产,母乳喂养,为预防佝偻病,家长来医院咨询。护士的指导不正确的是(D)
A. 坚持母乳喂养
B. 坚持日光浴
C. 夏季可暂停或减量服用维生素D
D. 1个月开始加蛋黄、鱼泥等
E. 2周开始鱼肝油
解析:辅食的添加见表4-1。
14.患儿,男,4岁。查体:有鸡胸及轻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685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