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6
A1型题/单选题
1.肠套叠患儿最早出现血便的时间,应于发病后(C)
A. 2小时
B. 4小时
C. 6~12小时
D. 8小时
E. 10小时
解析:肠套叠多在发病后6~12小时排黏液果酱样血便,数小时后可重复排出或做直肠指检时发现血便。
2.当腹泻患儿通过补液纠正脱水和酸中毒时突然发生惊厥,可能是(C)
A. 低血钾
B. 低血钠
C. 低血钙
D. 低血镁
E. 低血糖
解析:腹泻患儿由于进食少,从大便中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但一般不严重,腹泻较久或合并活动性佝偻病的患儿血钙较低。但脱水和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缩和钙离子增加,可不出现低钙表现。在脱水和酸中毒被纠正后,离子钙减少,出现低血钙症状,即发生惊厥,极少数患儿经补钙后症状仍不好转,应考虑低血镁症状,即手足震颤、手足搐搦或惊厥。
3.对于小儿体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A. 年龄越小,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越高
B. 年龄越小,细胞内液量相对越多
C. 年龄越小,每日水的交换量相对越少
D. 血清钠含量高于成年人
E. 需水量等同于成年人
解析: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越多,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
4.新生儿时期需进行补液时,除急需扩充血容量者外,一般输液速度每小时不应超过(E)
A. 2ml/kg
B. 4ml/kg
C. 6ml/kg
D. 8ml/kg
E. 10ml/kg
解析:累积损失量(扣除扩容液量)在8~12小时补完,滴速每小时8~10ml/kg;继续丢失和生理需要量在12~16小时补完,约每小时5ml/kg。
5.鹅口疮的特点是(E)
A. 口腔黏膜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
B. 口腔黏膜出现大小不等的疱疹
C. 口腔黏膜可见充血水肿
D. 口腔黏膜可见脓性分泌物
E. 口腔黏膜出现白色乳凝块样小片状物
解析: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物是鹅口疮的特征。
6.腹泻患儿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是(B)
A. 嗜睡、呼吸浅表、口唇暗红色
B. 精神萎靡、呼吸深快、口唇呈樱桃红色
C. 惊厥
D. 四肢震颤、口唇苍白
E. 呼吸浅慢、低钾血症
解析:腹泻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口唇樱桃红色或发绀、呼吸深大、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等,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
7.鹅口疮是由( )感染所致(C)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大肠埃希菌
C. 白色念珠菌
D. 链球菌
E. 柯萨奇病毒
解析: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新生儿,主要因使用不洁奶具或出生时经产道感染。
8.鹅口疮口腔表面的白色乳凝块状物最常见于(A)
A. 颊黏膜
B. 舌
C. 牙龈
D. 上腭
E. 咽喉
解析:
9.宜选用ORS补液的是(E)
A. 明显腹胀小儿
B. 休克小儿
C. 心功能不全小儿
D. 新生儿
E. 轻度脱水小儿
解析:
10.小儿涎腺发育,淀粉酶逐渐增多的月龄是(B)
A. 1~2个月
B. 3~4个月
C. 5~6个月
D. 7~8个月
E. 9~10个月
解析: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成熟,3~4个月时淀粉酶分泌逐渐增多。
11.小儿急性肠套叠灌肠复位的禁忌证为(D)
A. 时间超过12小时伴高热
B. 时间超过12小时伴血便
C. 时间超过24小时伴脱水
D. 时间超过48小时伴精神萎靡、休克
E. 时间超过72小时伴精神萎靡、休克
解析:肠套叠灌肠复位禁忌证:病程>48小时,全身情况差,如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高热或休克;高度腹胀、腹部压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者;反复套叠,怀疑或确诊为继发性肠套叠;小肠型肠套叠;<3个月的婴儿肠套叠。
A2型题
12.患儿,男,1岁。腹泻3天,每天4~5次,伴有轻度呕吐,皮肤弹性稍差。护士对家长饮食管理的指导,不正确的是(A)
A. 暂禁食4~6小时
B. 减少食量,停止不当饮食
C. 饮食调整应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D. 可继续母乳喂养,但需暂停辅食
E. 应根据患儿的耐受情况对饮食进行调整
解析:对于腹泻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但不禁水)4~6小时外,均应继续进食,选项A错误。
13.患儿,女,10个月。呕吐、腹泻3天入院。重度脱水貌,四肢末梢凉,2小时无尿,血清钠135mmol/L。补液首选(A)
A. 快速静脉滴注2:1等渗液20ml/kg
B. 快速静脉滴注4:3:2液20ml/kg
C. 快速静脉滴注3:2:1液20ml/kg
D. 快速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20ml/kg
E. 快速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溶液20ml/kg
解析:如果有重度脱水,应首先考虑恢复血容量,以纠正休克,选用2:1等张含钠液或1.4%碳酸氢钠溶液扩容,一般用时30~60分钟,然后再补充累积损失量。
A3/A4型题虚题型
患儿,男,8个月。因“发热、呕吐、腹泻3天”来诊。哭无泪,无尿3小时。查体:体温37℃,脉搏130次/分,呼吸30次/分;嗜睡,前囟、眼窝凹陷,皮肤弹性极差,四肢见大理石样花纹。血清钠125mmol/L。诊断为婴儿腹泻病。
14.其脱水的性质和程度为(C)
A. 中度低渗性脱水
B. 中度等渗性脱水
C. 重度低渗性脱水
D. 重度等渗性脱水
E. 重度高渗性脱水
解析:低渗性脱水临床上除一般脱水体征外,易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皮肤花纹,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等休克症状。细胞内液减少不明显,起初可无口渴表现,严重低钠者可引起脑水肿,出现嗜睡、惊厥、昏迷等。重度脱水临床表现为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口腔黏膜极干燥,皮肤弹性极差,萎靡、嗜睡,周围循环衰竭明显,代谢性酸中毒严重。
15.第1天静脉补液总量应为(E)
A. 50ml/kg
B. 60~80ml/kg
C. 90~120ml/kg
D. 120~150ml/kg
E. 150~180ml/kg
解析:第1天补液:输液总量包括三部分,即补充累积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和继续丢失量。一般轻度脱水为90~120ml/kg,中度脱水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为150~180ml/kg。
16.患儿因有明显循环衰竭,早期扩容宜选用(A)
A. 2:1等张含钠液
B. 1:1液
C. 2:3:1液
D. 4:3:2液
E. 0.9%氯化钠溶液
解析:对重度脱水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先扩容,给予2:1液等张含钠液,20ml/k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77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