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46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类噪声中可用最大A声级评价的是( )。(A)
A. 突发噪声
B. 稳态连续噪声
C. 道路运输噪声
D. 风机运行噪声
解析: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稳态连续噪声评价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道路运输噪声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风机运行噪声评价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
2.四台声功率级均为85dB(A)的水泵组成的等效声源如下图,等效声源的声功率级和最大尺寸分别为( )。
(A)
A. 91dB(A)、2.828m
B. 88dB(A)、2.828m
C. 91dB(A)、1.414m
D. 88dB(A)、1.414m
解析:等效点声源的声功率级等于分区内各声源声功率级的能量和,计算方法类似于声压级的能量叠加。四个85dB(A)叠加后为9191dB(A)。等效声源为边长为2m的正方形,则对角线长为等效声源的最大尺寸,即2.828m。
3.某电厂空冷风机的声功率级为105dB(A),该风机位于高40m的平台上,距风机直线距离100m处敏感点的声级为( )(只计几何发散衰减)。(D)
A. 74dB(A)
B. 65dB(A)
C. 57dB(A)
D. 54dB(A)
解析:该风机位于高40m的平台上。处于自由空间,LA(r)=LWA — 201gr — 11=105 — 201gl00 —11= 54dB(A).
4.某工业厂房临厂界墙面长9.46m,高3.14m,均匀向外辐射声波,其中心轴线上1m处声级贡献值为65dB(A),位于中心轴线上距墙面3m的厂界处噪声排放值是( )。(A)
A. 60.3dB(A)
B. 55.6dB(A)
C. 52.3dB(A)
D. 47.6dB(A)
解析:a=3.14,b=9.46,r=3,当3.14/7c<r<9.46/π,该声源可近似为线声源,类似线声源衰减特性,衰减量Adiv≈101g( r/r0),65 —101g(3/1)≈60.3。
5.已知某厂房靠近窗户处的声压级为90dB(1000Hz),窗户对1000Hz声波的隔声量(TL)为20dB,窗户面积为2m2,则从窗户透射的声功率级(1000Hz)是( )。(C)
A. 73dB
B. 70dB
C. 67dB
D. 64dB
解析:NR= L1— L2一TL+6,则L2=L1—(TL+6)=90—(20+6)=64dB,则等效室外声源的声功率级LW2=L2+101gS= 64+101g2=67dB。
6.某电厂凉水塔噪声对居民点产生影响,在凉水塔外侧安装了消声装置,为得到该装置对居民点的实际降噪效果,需测量的是( )。(C)
A. 该装置的隔声量
B. 该装置的消声量
C. 该装置安装前后敏感点的声级
D. 该装置安装前后的通风量
解析: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的性能通常可以采用插入损失、传递损失或声压级降低量来检测。只有测量该装置安装前后敏感点的声级,计算出声级差,才知降噪量,即实际降噪效果。
7.某声源和敏感点之间拟设置声屏障,其菲涅尔数N为4.85,该声屏障可降低敏感点处声压级( )。(A)
A. 20dB
B. 10dB
C. 6.8dB
D. 4.7dB
解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可将各种形式的屏障简化为具有一定高度的薄屏障。当屏障很长(作无限长处理)时,则Abbar=— 101g[1/(3+20N1)]=— 101g [1/(3+20×4.85)]=—101g[(1/100)=20dB。
8.某拟建项目,主要排放4种污染物质进入河道,设计水文条件下,假定初始断面完全混合,各污染物的背景浓度占标率及项目排污占标率见下表。则该项目主要影响预测因子选择排序应为( )。
(C)
A. COD、Cd、Cu、NH3
B. Cd、NH3、COD、Cu
C. NH3、COD、Cd、Cu
D. NH3、COD、Cu、Cd
解析:背景浓度占标率=Ch/Cs,项目排污负荷占标率=CpQp/( QhCs),则ISE=Cpop/EohcCs— Ch)]可变为ISE=[CpQp/( QhCs)]/(1— Ch/Cs),分别代入计算,如COD的ISE= [CpQp/(QhCs)]/(1— Ch/Cs)=4/5,NH3、Cu、Cd的ISE分别为5/6、5/90、5/90,由于Cd为第一类污染物,所以排在Cu前。
9.某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原始含水率为96%,欲将污泥量降为原来的10%,应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 )。(C)
A. 40%
B. 50%
C. 60%
D. 70%
解析:设最初污泥量为M,则污泥含干泥量为:M×(1—96%)=0.04M;污泥量降为原来的10%后,污泥量为M×10%=0.1M,设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N,污泥含干泥量为:0.lM×(1— N),因为污泥含干泥量始终不变,则0.04M=0.1M×(1—N),则N=60%。
10.控制断面实测氨氮浓度超标2.5倍,则其标准指数为( )。(D)
A. 1.5
B. 2.5
C. 3.0
D. 3.5
解析:设氨氮浓度标准限值为X,实测氨氮浓度为(1+2.5)X=3.5X,则标准指数为3. 5X/X=3.5。
11.不分层的非网状感潮河段,项目排污断面分配的月均COD浓度增量不得超过0.5mg/L河口特征值m=1+(C)
A. 64.8kg/d
B. 129.6kg/d
C. 259.2kg/d
D. 518.4kg/d
解析:因是感潮河段,有涨潮和落潮,落潮排放口下游COD增量为:0.5×10—6×3×103×86400,涨潮时排放口处在此基础上COD增量为:0.5×10—6×3×103×86400。所以,该项目COD允许排放量是0.5×10—6×3×103×86400×2=259.2kg/d。
12.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841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