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44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44

本单篇文档共29533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工程类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模拟试卷 7586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80
收藏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44

单项选择题

1.大气环境质量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 )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08)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C)

A. 1

B. 2

C. 3

D. 7

解析:大气环境质量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 2.2—2008)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

2.当涉及区域范围较大或主导生态因子的空间等级尺度较大,通过人力踏勘较为困难或难以完成评价时,可采用( )。(B)

A. 资料收集法

B. 遥感调查法

C. 现场勘查法

D. 生态监测法

解析:在进行生态现状调查时,当涉及区域范围较大或主导生态因子的空间等级尺度较大,通过人力踏勘较为困难或难以完成评价时,可采用遥感调查法。遥感调查过程中必须辅助必要的现场勘查工作。

3.某河段COD水质目标为40mg/L,实测断面COD浓度为20mg/L,该断面的COD标准指数为( )。(B)

A. 0.33

B. 0.50

C. 0.66

D. 2.00

解析: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常采用单项指数法,推荐采用标准指数,其计箪公式为:Si,j=Ci,j/Ci,j。式中,Si,j为标准指数;Ci,j位为评价因子i在j点处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Ci,j为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mg/L。代入公式,标准指数=20÷40=0.50。

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B)

A. 含水层

B. 包气带

C. 饱水带

D. 隔水层

解析:包气带是大气水和地表水同地下水发生联系并进行水分交换的地带,它是岩土颗粒、水、空气三者同时存在的一个复杂系统。包气带具有吸收水分、保持水分和传递水分的能力。包气带对污染物具有阻隔和消减作用.是地下水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屏障。因此,包气带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下列关于颗粒物沉降参数的表述错误的是( )。(C)

A. 颗粒物粒径<15μm时,可以不考虑沉降作用,按气态污染物考虑

B. 颗粒物粒径>15μm时,则需考虑颗粒物的沉降作用

C. 颗粒物粒径>100μm时,则认为此种颗粒物不会很快沉降

D. 颗粒物沉降参数用于计算不同粒径的颗粒物的沉降速度

解析:颗粒物沉降参数用于计算不同粒径的颗粒物的沉降速度。颗粒物粒径<15μm时,可以不考虑沉降作用,按气态污染物考虑;当颗粒物粒径>15μm时,则需考虑颗粒物的沉降作用;当颗粒物粒径>100μm时,则认为此种颗粒物很快沉降,不参与传输和扩散,所以在模式中不考虑该污染物。

6.可基于大气边界层数据特征模拟点源、面源、体源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短期(小时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杂地形的是( )。(A)

A. AERMOD模式系统

B. ADMS模式系统

C. CALPUFF模式系统

D. 估算模式

解析:AERMOD是一个稳态烟羽扩散模式,可基于大气边界层数据特征模拟点源、面源、体源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短期(小时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杂地形。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对于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 )。(A)

A. 环境影响登记表

B. 环境影响报告表

C. 环境影响报告书

D. 环境影响评价表

解析: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对于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8.在工程分析方法中,类比法是指( )。(D)

A. 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B. 在分析过程中把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资料和另外一个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的设计资料加以对比

C. 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出的产品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

D. 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

解析: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采用此法时,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A项是资料复原法;B项,类比法是在分析过程中把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资料和另外相似类型的工程项目的设计资料加以对比;C项是物料衡算法。

9.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无组织排放污染源是对应于有组织排放而言的,主要针对( )排放。(D)

A. 废水

B. 废渣

C. 废弃物

D. 废气

解析:无组织排放是对应于有组织排放而言的,主要针对废气排放,表现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没有进入收集和排气系统,而通过厂房天窗或直接弥散到环境中。工程分析中将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排放源定为无组织排放。

10.在进行项目建设所在地的自然环境调查时,地理位置的调查应包括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并附( )。(C)

A. 地质现状图

B. 地形图

C. 地理位置图

D. 城市总体规划图

解析:自然环境调查时,地理位置的调查应包括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说明项目所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的距离和交通条件,并附地理位置图。

11.现有车间的噪声现状调查,重点为处于( )dB(A)以上的噪声源分布及声级分析。(C)

A. 65

B. 75

C. 85

D. 95

解析:对工矿企业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方法,现有车间的噪声现状调查,重点为85dB(A)以上的噪声源分布及声级分析。厂区内噪声水平调查一般采用网格法,厂界噪声水平调查测量点布置在厂界外1m处,生活居住区噪声水平调查,也可将生活区化成网格测量,进行总体水平分析,或针对敏感目标。

12.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C)

A. 生态背景调查

B. 水土流失问题调查

C. 区域污染源调查

D. 生物入侵问题调查

解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包括:①生态背景调查。根据生态影响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特点,调查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以及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953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44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