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法律实施)模拟试卷2
单选题
1.关于法律实施,以下表述正确的是(C)
A. 法律实施就意味着法律的实现
B. 法律实施是法律实现的过程性与实效性的结合
C. 法律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转变的过程
D. 法律实施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诸环节
解析:法律实施和法律实现不同。法律实施是法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和活动,而法律实现是法律实施活动的直接目的。法律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法律的实现。A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法律实现是法律实施过程性和实效性的结合,B选项说法相反,错误。法律实施不包括立法,立法是法律制定的环节。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选C。
2.下列关于法律实施的说法,错误的是(D)
A. 法律只有通过实施才能得到实现
B. 法律实施是法律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C. 法律实现是法律存在和发展的目的
D. 法律实施是将法实现的过程性与法的实效的结果性结合的一个概念
解析:法律实施对于法律的落地和实现至关重要,也是法律得到实现的前提和基础,AB项正确。法律实现是法律存在和发展的目的,C选项正确。法律实现是将法的实施的过程性与法的实效的结果性结合的一个概念,D选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因此D选项当选。
3.关于法律的执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法律的执行可以被简单称作执法
B. 法律的执行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
C. 执法活动具有主体法定性、国家权威性、强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D. 广义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
解析:执法是法的执行的简称。A选项正确。人们通常在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上使用执法这个概念。B选项正确。广义上的执法是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包括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D选项错误。狭义上的执法,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执法的特点包括执法的主动性、执法的单方面性、执法内容的广泛性,此外,执法活动还具有主体法定性、国家权威性、强制性和灵活性等特点。C选项正确。因此,本题选D。
4.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这体现了执法的(C)
A. 合理行政原则
B. 依法行政原则
C. 诚实守信原则
D. 权责统一原则
解析:诚实守信原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行政信息真实原则,二是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题目中体现的是行政信息真实原则。C选项正确。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司法的原则的是(D)
A. 司法法治原则
B. 司法平等原则
C.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D. 司法至上原则
解析:司法的原则包括司法法治原则、司法平等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司法责任原则、司法公正原则。D选项表述不正确,它不是司法的原则之一。因此,本题选D。
6.司法是保护公民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最体现司法的特点是(B)
A. 中立性
B. 终局性
C. 被动性
D. 专属性
解析:司法具有终局性,司法救济是公民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防线,B选项正确。
7.以下关于司法法治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
A. 我国三大诉讼法都规定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B. 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也可以适用政策对案件作出判决或裁定
C. 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要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
D. 司法机关处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与案件有关的事实为基础和依据
解析:政策属于我国的非正式法律渊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第3条规定:“刑事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裁判文书引用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时适用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第4条规定:“民事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对于应当适用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直接引用。”第5条规定:“行政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行政法规或者司法解释。对于应当适用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公布的行政法规解释或者行政规章,可以直接引用。”第6条规定:“对于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规定之外的规范性文件,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经审查认定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为裁判说理的依据。”可见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只能参照政策,而不能直接适用政策。本题选B。
8.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是保证公正司法的重要举措。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任何党政机关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均属于干预司法的行为
B. 任何司法机关不接受对司法活动的干预,可以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C. 任何领导干部在职务活动中均不得了解案件信息,以免干扰独立办案
D. 对非法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党员干部,应给予党纪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解析:禁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并不意味着任何领导干部在职务活动中均不得了解案件信息。C选项错误。法院、检察院的领导了解案件信息是其发挥领导职能的必然要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了解案件信息是其发挥监督作用的必然要求。了解案件信息不等于发挥干预作用。本题选C。
9.大学生杨某为区人民代表的选举投上自己的选票。该行为属于法律实施中的(C)
A. 法的执行
B. 法的监督
C. 法的遵守
D. 法的适用
解析:法的遵守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广义上的法的遵守,就是法的实施。狭义上的法的遵守,又称守法,专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公民为选举代表投选票的行为是一种法律的遵守。C选项正确。
10.下列有关法律监督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审计监督属于狭义的法律监督
B. 检察院对刑事侦查的监督属于专门监督
C. 司法机关的监督均属于专门监督
D. 法律监督不存在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35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