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模拟试卷4
单选题
1.根据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B)
A.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B.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 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D. 确定性规则和委任性规则
解析: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性规则,A选项错误。义务性规则又可以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C选项错误。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B选项正确。按照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D选项错误。
2.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规定,在刑法第166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2款,将该条修改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的;
(二)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从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接受服务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
(三)从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接受不合格商品、服务的……”
该修正案修改后的《刑法》第166条中包含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是(D)
A. 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
B. 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
C. 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D. 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解析:“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属于假定条件。“利用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一)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的;(二)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从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接受服务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三)从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接受不合格商品、服务的”属于行为模式。“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属于法律后果。因此本条文包括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3.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结合法律规则的结构,该规则没有省略的是(B)
A. 假定
B. 行为模式
C. 法律概念
D. 法律后果
解析:法律规则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法律概念不属于法律规则的要素。C选项错误。该条文中省略了代理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一前提条件和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民事主体”只是对主体的称谓,并非假定条件。AD选项错误。该条文表述了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一行为模式,未省略。B选项正确。
4.规则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是(C)
A. 任意性规则
B. 确定性规则
C. 准用性规则
D. 委任性规则
解析:任意性规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A选项错误。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B选项错误。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C选项正确。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D选项错误。
5.关于法律规则的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传统观念认为,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
B. 法律后果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中可以缺少
C. 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分为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不得为模式
D. 在立法实践中,法律条文一般不明确表述合法的后果,因为根据行为模式,人们可以直接推知该法律后果
解析: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都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A选项正确。法律后果是任何法律规则都不可缺少的要素,但在立法实践中,法律条文一般不明确表述合法的后果,因为根据行为模式,人们可以直接推知该法律后果。肯定性法律后果在法律规则的表述上可以被省略,但是在逻辑结构上不可省略。B选项错误。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分为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不得为模式,C选项正确。在立法实践中,法律条文一般不明确表述合法的后果,因为根据行为模式,人们可以直接推知该法律后果,D选项正确。本题选B。
6.甲、乙签订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本合同一式三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甲、乙各执一份,见证律师留存一份,均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关于该条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 是有关法律原则之适用条件的规定
B. 属于案件事实的表述
C. 是甲、乙双方所确立的授权性规则
D. 关涉甲、乙双方的行为效力及后果
解析:题干列举的内容为合同条款,并不是法律条文,并不涉及法律原则。A选项错误。双方约定的内容是对法律效力和法律后果的说明,而非对案件事实的表述。案件事实应当出现在法官适用法律的过程中,本文并未涉及。B选项错误。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C选项错误。此条款约定的内容是对法律效力和法律后果的说明。D选项正确。
7.1997年3月14日公布、同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以上条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该法律条文中的行为模式为“勿为”
B. 该法律条文所载内容属于确定性规则
C. 1997年3月14日以后发生的故意杀人案,应当依此条文裁判
D. 该法律条文中刑罚的排序意在对故意杀人行为依法优先适用较重刑罚
解析:本题所引法律条文规定的行为模式是“勿为模式”,即要求人们不能故意杀人。A选项说法正确。该法律条文是确定性规则,其内容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B选项说法正确。该法律条文刑罚的排序体现立法者的意图,即对故意杀人行为优先适用较重的刑罚,因为故意杀人是行为性质及危害结果都极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182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