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9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9

本单篇文档共5073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6917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80
收藏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9

单项选择题

1.幼儿识记西瓜和小兔的图片比识记抽象的词更容易,这是因为幼儿记忆的特点是( )。(C)

A. 记忆不精确

B. 记得快忘得快

C. 形象记忆占优势

D. 机械记忆效果好

解析:幼儿识记西瓜和小兔的图片比识记抽象的词更容易,这是因为幼儿形象记忆占优势。

2.一名幼儿画小朋友放风筝,将小朋友的手画得很长,几乎比身体长了3倍,这说明幼儿绘画特点具有( )。(D)

A. 形象性

B. 抽象性

C. 象征性

D. 夸张性

解析:想象在幼儿绘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以再造想象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但是常常会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随着年龄的增加、知识经验的积累,幼儿绘画的内容会越来越符合现实、符合逻辑。

3.06.儿童的理解主要是( )。(A)

A. 直接理解

B. 间接理解

C. 表面理解

D. 客观性理解

解析:儿童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常常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

4.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自豪、焦虑,对别人的怀疑和妒忌等,是与( )相联系的情感体验。(B)

A. 思维

B. 自我意识

C. 想象

D. 记忆

解析: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自豪、焦虑,对别人的怀疑和妒忌等,是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的发生,不决定于事物的客观性质。更多地决定于主观认知因素。

5.幼儿性别行为的产生发生在( )。(C)

A. 1岁左右

B. 1.5岁左右

C. 2岁左右

D. 3岁左右

解析:幼儿2岁左右是其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及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6.( )是保证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前提。(D)

A. 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

B. 良好的生活习惯

C. 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D. 幼儿身体正常发育

解析:幼儿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身体正常发育,这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7.下列活动目标从幼儿角度表述的是( )。(C)

A. 教会幼儿穿脱衣服的正确方法

B. 培养幼儿守时的好习惯

C. 喜欢参加小制作活动

D.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解析:活动目标从幼儿角度表述,即幼儿通过该教育活动应该达到的发展指标。所给选项中,只有C选项是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表述的,其他的选项都是从教师角度表述的。

8.最益于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

A. 游戏

B. 教师说教

C. 建立制度

D. 陶冶法

解析:儿童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游戏法也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幼儿园教师可以以“爱小朋友”、“爱小动物”、“爱幼儿园”为主题组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教育。

9.某5岁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画的两排尖牙齿在人体上占了大部分,这表明此时儿童画的特点是( )。(A)

A. 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B. 未掌握画面布局比例

C. 表象符号的形成

D. 绘画技能稚嫩

解析:幼儿绘画的特点包括透视画法、拟人化画法、丰富的想象力和感觉的强调与夸张等特点。感觉的强调与夸张是指幼儿3岁以后,有了观察力,会产生印象最深的特点并把它夸张得很大。题干中所提到的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牙齿占人体的大部分,体现了幼儿绘画感觉的强调与夸张的特点。

10.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C)

A. 5分钟

B. 10分钟

C. 15分钟

D. 7分钟

解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的注意能保持3~5分钟,4岁幼儿的注意能保持10分钟左右,5~6岁幼儿的注意能保持15分钟左右。

11.幼儿体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C)

A. 激发幼儿活动兴趣阶段

B. 身体准备阶段

C. 掌握动作技能阶段

D. 结束阶段

解析:

12.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的,幼儿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应该( )。(B)

A. 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B. 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C. 面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D. 背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解析:“镜面示范”指幼儿园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舞蹈、体操等动作时,面对幼儿做示范动作,示范左右方位的动作需要和幼儿学做的动作正好相反,如同照镜子做出的动作一样。

13.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 )。(B)

A. 观察法

B. 自然实验法

C. 测验法

D. 调查访问法

解析: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语言、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自然实验法即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测验法: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和水平的方法。调查访问法:是通过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儿童的人,以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故选B。

14.表现在人对显示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D)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气质

D. 个性

解析:

15.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C)

A. 痛觉

B. 听觉

C. 味觉

D. 视觉

解析:幼儿刚出生的时候最发达的是味觉。选择C,幼儿次于味觉的感觉是嗅觉,比如我们会看到婴儿晚上找母亲的时候会用小鼻子去闻妈妈的味道,找到母亲的位置。婴儿最发达的味觉为幼儿觅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07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9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