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1
单项选择题
1.“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C)
A. 遗传因素
B. 自然环境
C. 社会环境和教育
D. 生理成熟
解析:“玉不琢,不成器”意为玉不经过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是指社会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2.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B)
A. 有意注意占优势
B. 无意注意占优势
C. 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
D.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
解析: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注意发展和语言发展关系密切,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也逐渐发展起来。
3.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D)
A. 亲子关系的发展
B. 同伴关系的发展
C. 性别角色的发展
D.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是个体社会性发展成败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他们的道德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4.幼儿性别行为的产生发生在( )。(C)
A. 1岁左右
B. 1.5岁左右
C. 2岁左右
D. 3岁左右
解析:幼儿2岁左右是其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及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5.下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幼儿入学适应困难,是因为幼儿园教育过于游戏化
B. 幼小衔接完全是幼儿园的责任
C. 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在大班开展,小、中班也应该开展
D. 幼小衔接主要是教幼儿拼音、认字等内容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设立的、具有不同教育任务的教育机构,这是幼小衔接存在的原因。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点是教育的性质、内容不同,不能把幼儿入学适应困难,完全归结于幼儿园教育过于游戏化。因此A选项错误。幼小衔接与幼儿园、小学都有关系,因此B选项错误。幼小衔接工作主要在大班开展,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在小、中班开展,为幼儿更好地入校奠定基础,因此C选项正确。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面性,不应偏向某一方面。目前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偏重智力培养的倾向比较严重,而忽视了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D选项错误。
6.以下关于儿童定期健康检查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 1~3岁儿童每年健康检查2次,每次间隔6个月
B. 3岁以上儿童每年健康检查1次
C. 1~3岁儿童每年进行1次听力筛查
D. 4岁以上儿童每2年检查1次视力
解析:1~3岁儿童每年健康检查2次,每次间隔6个月;3岁以上儿童每年健康检查1次。所有儿童每年进行1次血红蛋白或血常规检测。1~3岁儿童每年进行1次听力筛查;4岁以上儿童每年检查1次视力。体检后应当及时向家长反馈健康检查结果。
7.探究声、光、电、磁的活动区是( )。(A)
A. 科学区
B. 益智区
C. 建构区
D. 角色区
解析:科学区的活动内容较为广泛,如探究声、光、电、磁、力、水、空气的活动。
8.反思的形式不包括( )。(D)
A. 回顾式反思
B. 深思熟虑式反思
C. 行动中反思
D. 头脑风暴式反思
解析:反思的形式包括回顾式反思、深思熟虑式反思、行动中反思、觉察意识式反思。
9.婴儿最初掌握语言是通过( )学会的。(B)
A. 强化
B. 模仿
C. 辨音
D. 思维
解析:模仿是幼儿最初学习语言的方式。
10.小明今年3岁,当妈妈教他2+3=5之后,问他3+2等于多少的时候,他却摇头不知道。这体现了该年龄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 )。(B)
A. 自我中心的特点
B. 不可逆性的特点
C. 泛灵性的特点
D. 客体永恒性的特点
解析:3岁幼儿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不可逆性、泛灵性等特点。小明知道2+3=5,却不知道3+2等于多少,体现了小明思维的不可逆性。
11.董董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爱打破砂锅问到底。当成人可以给她满意的答案时,她就觉得很愉悦。这种情感是( )。(B)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实践感
解析:理智感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幼儿会说话之后,其求知欲开始日益发展,好奇心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题干中董董的表现体现了理智感的发展。
1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B)
A. 外部原因
B. 根本原因
C. 客观原因
D. 主客观原因
解析: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13.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这集中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D)
A. 规范功能
B. 激励功能
C. 选择功能
D. 评价功能
解析:本题是对教育目的的功能进行考查,A、B、C、D四个选项都是教育目的的功能,再来看题干:“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如何来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要以教育目的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看是否达到了教育目的,所以非常明显,本题体现的是教育目的评价功能,选D。
14.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 )需要越占主导地位。(D)
A. 社会性
B. 尊重
C. 认知
D. 生理
解析: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18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