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 >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5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5

本单篇文档共10575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 章节练习 3955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7.00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5

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防卫过当的情形是( )。(D)

A. 甲用拳头打乙,乙从腰间拿出枪向甲射击却没有击中,甲被吓跑了

B. 甲拿菜刀砍乙,乙加以还击,一拳将甲打成重伤

C. 甲用刀砍杀乙,乙拿起身边的锄头将甲打死

D. 甲拿擀面杖打乙,乙掏出猎枪将甲打死

解析:防卫过当是指超出必要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的情形。A项中,乙的行为虽然超出了必要的限度,但是没有造成重大损害,故不属于防卫过当。B项中,乙的行为虽然造成了重大损害,但是没有超出必要的限度,不是防卫过当。C项中,甲的砍杀行为属于特殊防卫的范畴,乙不是防卫过当。D项中,乙的行为超出了必要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是防卫过当。故选D项。

2.下列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正常管理活动和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B.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C.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是非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D.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解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正常管理活动和职务行为的廉洁性,A项表述正确。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B项表述正确。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非国家工作人员,如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C项表述将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仅限于“非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而没有将“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这里的“其他单位”,既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常设性的组织,也包括为组织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或者其他正常活动而成立的组委会、筹委会、工程承包队等非常设性的组织)纳入主体范围,因而是错误的,选C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D项表述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法官甲在审理一起刑事案件过程中,因接受被告人乙的吃请而将多份证明乙有罪的证据材料销毁,导致乙被宣告无罪。甲构成伪证罪

B. 公安局局长甲因接受犯罪嫌疑人陈某家属的吃请,违反规定将陈某取保候审,结果导致陈某脱保潜逃。甲构成徇私枉法罪

C. 甲将乙家养鱼场的水门打开,导致乙家的鱼都游入大海。甲构成盗窃罪

D. 甲在餐厅声称需要借乙的手机打电话。乙将手机借给甲后,甲假装拨打电话,并谎称信号不好,一边与“电话中的对方通话”,一边往餐厅外走,然后趁机逃走。甲构成诈骗罪

解析:法官甲接受吃请而徇私枉法,构成徇私枉法罪,故A项表述错误。公安局局长甲接受陈某家属的吃请而徇私枉法,导致陈某脱保潜逃,构成徇私枉法罪,故B项表述正确,选B项。甲打开水门,导致乙家养鱼场的鱼游入大海,甲并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因此不构成盗窃罪,而应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C项表述错误。甲以借手机打电话为名将乙的手机偷走,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故D项表述错误。

4.甲意欲抢劫银行,在去银行途中,因违章乱穿马路,被车撞伤,其处于抢劫的( )形态。(B)

A. 犯意表示

B. 犯罪预备

C. 犯罪既遂

D. 不构成犯罪

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行为人已经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着手实施犯罪的犯罪形态是犯罪预备。甲在去银行的途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着手实施犯罪,是犯罪预备。故选B项。

5.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 )。(B)

A. 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B. 以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论处

C. 构成伪证罪

D. 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保险诈骗罪两罪

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198条的规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论处。故选B项。与之相似的是《刑法》第156条关于走私罪的规定。

6.下列关于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 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B. 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不能由单位构成

C. 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对矿山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

D. 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是过失犯罪

解析: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一样都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和过失犯罪。故排除A项和D项。根据单位犯罪法定原则,由于刑法没有将单位规定为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的犯罪主体,故该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故应当排除B项。虽然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的犯罪主体通常由对矿山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构成,但是刑法不排除由其他人员构成的可能性,故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7.甲因对社会不满,企图制造事故,使火车脱轨,遂在火车到达之前5分钟将一块大石头搬运到铁轨上,足以使火车发生倾覆。约2分钟后,甲又将该石头搬离了铁轨,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甲的行为属于( )。(D)

A. 犯罪预备

B.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

C. 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解析:危险犯是以发生了法律规定的危险成立犯罪既遂的犯罪形态。破坏交通设施罪是危险犯,故行为人将大石头搬运到铁轨上,就产生了足以使火车倾覆的危险,成立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既遂。而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停止形态之一,换言之是犯罪最后停止下来的形态,已经既遂的不可能回到未遂、预备或者中止形态。甲的行为最多视为量刑中可以考虑的情节,而不影响破坏交通设施罪既遂的成立。故选D项。

8.出租汽车司机甲因被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私愤,驾车驶入闹市区向密集的人群冲去,当场轧死5人,撞伤19人。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C)

A. 故意杀人罪

B. 交通肇事罪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057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5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