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

本单篇文档共12543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00
收藏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

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 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 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 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解析: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实施危害行为,只能按照自然人犯罪来处理,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我国刑法分则中,有的犯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有的犯罪只能由单位构成,有的犯罪既可以由单位构成也可以由自然人构成。如果刑法分则的条文明确规定只能由单位构成该罪,那么自然人当然不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单位犯罪不是法人犯罪,所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虽然不是法人,但是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而只能认定为自然人犯罪。故选A项。

2.关于假释,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B)

A.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C. 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 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解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是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而不是对被假释的犯罪分子的限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所以,对于累犯,一律不适用假释。而对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如果其宣告刑没有达到10年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同样可以假释。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数罪并罚,不能按照累犯来处理。故选B项。

3.下列关于聚众斗殴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聚众斗殴罪只是处罚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其他参与者不负刑事责任

B. 在聚众斗殴的过程中,如果致人死亡,那么聚众斗殴双方所有人都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C. 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如果致人死亡,那么对首要分子一律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D. 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如果致人死亡,那么直接致使被害人死亡的犯罪分子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聚众斗殴罪的犯罪主体包括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故应排除A项。聚众斗殴过程中,致人死亡的,如何追究刑事责任,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上,不是所有的人都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只是直接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行为人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如果首要分子不存在杀人的故意,那么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属于实行过限,首要分子不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故应当排除B、C项,而选D项。

4.王某盗窃正在使用的汽车的轮胎,数额不大,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刘某盗窃轮胎厂准备出厂的轮胎,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王某、刘某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不同,原因是( )。(D)

A. 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

B. 犯罪对象本身性质不同

C. 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

D. 犯罪行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解析:决定犯罪本质的是犯罪客体而不是犯罪对象。同一犯罪对象可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关系。所以,虽然两个犯罪行为的对象都是轮胎,但是各自表现的犯罪客体不同,因而成立不同的犯罪。故选D项。

5.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2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需乙退回2.5万元。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D)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解析:共同犯罪是一个整体,要从共同犯罪整体上考虑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而不能仅考虑每一个共同犯罪人的情况。共同犯罪人有一个既遂,即为犯罪既遂。所以,本案应当认定为犯罪既遂。甲虽然有中止行为,但是没有能够有效地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所以不成立犯罪中止。故选D项。

6.贾某在商场金店发现柜台内放有一条重12克、价值1600元的纯金项链,与自己所戴的镀金项链样式相同。贾某以挑选金项链为名,趁售货员不注意,用自己的镀金项链调换了上述纯金项链。贾某的行为构成( )。(A)

A. 盗窃罪

B. 诈骗罪

C. 诈骗罪与盗窃罪的想象竞合犯

D. 诈骗罪与盗窃罪二罪

解析:盗窃罪和诈骗罪区分的关键是:被害人是否自愿交付财物。如果合法占有人虽然受骗,但是并没有作出处分其财产的错误的意思表示,行为人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获得财物,则仍然构成盗窃罪;如果财物的合法占有人基于错误的认识和判断而“自愿”地将财物交给犯罪分子,认定为诈骗罪。故选A项。

7.《刑法》第94条关于“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的规定属于( )。(D)

A. 论理解释

B. 司法解释

C. 学理解释

D. 立法解释

解析:根据解释的效力,刑法解释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立法解释是最高立法机关对刑法条文的解释,司法解释是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条文的解释。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是有权解释。学理解释是有权解释机关之外的机关、团体和个人对刑法条文的解释。学理解释是无权解释。根据解释的方法,刑法解释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其中,论理解释是根据立法的精神和目的对条文进行的说明。立法解释有以下三种: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决议的形式对刑法条文的解释;二是在刑法条文中对有关术语的专门解释;三是在刑法的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所作的解释。本题表述属于立法解释的第二种情形,故选D项。

8.甲因犯盗窃罪被逮捕,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54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