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 >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民法学( 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4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民法学( 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4

本单篇文档共5060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 章节练习 2877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7.00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民法学( 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4

案例分析题

甲因有事要长时间外出,临行前几天与乙约定,将甲的未婚妻赠与其的一块价值2万元的名贵手表交由乙保管,回来后请乙吃饭。3日后甲外出,同时将表交至乙处。2个月后,因乙急需用钱,便以2.5万元的价格将手表卖给丙,丙并不知道手表非乙所有。在丙付款后,乙将手表交付给丙。手表当时的市价为2.3万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之间的保管合同何时成立?为什么?

保管合同于合同订立之日的3日后成立,即手表交付之日成立。因为保管合同为实践合同,保管合同的成立除了要求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民事主体合格、合同形式合法和内容合法等条件外,还要求交付保管物才能成立。

解析:

2.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其与丙之间签订的合同效力如何?为什么?

乙的行为构成无权处分,因为乙只是手表的保管者,没有权利转让手表。乙、丙之间签订的无权处分手表的买卖合同为有效合同。

解析:

3.丙是否取得手表的所有权?为什么?

丙能够取得手表的所有权。因为丙是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且丙交付了合理的价款,该手表也交付给丙占有,丙的行为构成善意取得,可以取得手表的所有权。

解析:

4.若甲对乙提起诉讼,甲可以行使何种请求权?可以请求的金额是多少?为什么?

甲可以行使的请求权包括违约责任请求权、侵权责任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理由:

①甲可以行使违约责任请求权和侵权责任请求权,但甲只能择一行使,不能同时主张。如果甲行使违约责任请求权,可以主张的金额为2.3万元,因为乙应当赔偿甲因乙的违约行为而受到的全部损失,该损失依据当时的市场价格确定。如果甲行使侵权责任请求权,可以主张的金额为2.3万元,因为乙应当赔偿甲因乙的侵权行为而受到的全部损失,该损失也依据当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②乙因其行为而获得不当利益并使甲因此而受有损失,构成不当得利。如果甲行使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可以主张的金额为2.5万元。由于乙为恶意,在返还不当得利时应以返还所获得的全部利益为准。

解析: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价值100万元,合同中约定甲公司先预付货款35万元,其余的65万元货款在提货后一年之内付清。甲公司要求丙公司为其提供连带担保,但没有约定保证范围。提货1个月后,甲公司在征得乙公司同意后,将65万元的债务转移给欠自己70万元货款的丁公司。丙公司对此完全不知情。债务清偿期届满之后,乙公司要求丁公司偿还65万元的货款及利息,而这时丁公司因违法经营被依法查处,公司的账户被银行冻结。于是,乙公司找到了丙公司,要求其承担保证责任。丙公司以自己刚刚知道甲公司将债务转让给丁公司为由,拒绝承担责任。乙公司诉至法院。

请回答下列问题:

5.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如何确定?为什么?

丙公司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因为丙公司与乙公司对保证范围没有明确约定,因此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即丙公司应当对甲公司欠乙公司的65万元债务及其利息承担保证责任。

解析:

6.甲公司转让债务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甲公司转让债务的行为有效。因为合同一方将债务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债权人的同意。甲公司经乙公司同意,将其欠乙公司的债务转让给丁公司,该转让有效。

解析:

7.丙公司是否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为什么?

丙公司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在保证期间,债权人乙公司许可债务人甲公司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丙公司的书面同意,丙公司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解析:

8.若乙公司将其债权转让给戊公司,而未经保证人同意,则丙公司是否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为什么?

丙公司在原保证范围内对戊公司承担保证责任。因为在当事人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保证人丙公司应当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戊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解析:

王某与李某系单位同事,王某为一般职工,李某为部门经理。某日,王某与李某所在单位被盗,李某个人被盗债券价值1万元。李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又在单位内召集职工说明政策,要求作案者投案自首。王某怀疑是其同学张某所为,因为张某曾到单位来找过王某。王某感到李某对其产生怀疑,害怕李某将其开除,产生了一种花钱买平安的心理,便私下约见李某,声明债券并非其所偷,但可以由其支付李某1万元了结此事,并签订了还款协议,并要求李某不要让他人知道,也不要再追究。李某同意后,王某支付给李某1万元,李某也并未将此事报告公安机关。后盗窃犯张某因另案被捕,供认李某的债券也是其盗取。公安机关知道王某与李某之间私下了结此事后,即对王某进行审问,排除了王某参与犯罪的嫌疑。王某遂要求李某返还所得款项。李某认为所得款项合法,不同意返还,王某诉至法院。

问:

9.王某与李某之间签订的还款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

王某与李某之间签订的还款协议无效,因为该协议内容违反法律,依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当事人之间根本不存在借款合同关系,故谈不上有债权债务关系,此外,该协议内容明显规避刑法有关惩治犯罪的规定,故为无效协议。

解析:

10.王某可否依据不当得利要求李某返还所得款项?为什么?

王某要求李某返还款项的主张不成立,因为对于明知不欠债而清偿的,当事人不得依据不当得利主张返还。本题中,王某虽然并没有实施盗窃行为,但是为了拿钱消灾而向李某支付1万元“封口费”,这属于明知不欠债而为他人给付的行为,对此行为,王某不能依据不当得利主张返还。

解析:

赵某驾驶一辆大卡车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与刘某驾驶的一辆夏利牌出租汽车相撞,刘某驾驶的汽车被撞翻到路边,正巧高某路过,来不及躲闪,被压在车下,结果高某的右臂被压断。经交通局认定,此次交通事故的原因如下:赵某、刘某都违反了交通规则,车速超过了正常标准,高某行走在人行道内,并无违章现象。高某经住院治疗,共花去医药费等计2万元,而且右臂残废已不可避免,将对以后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造成重大困难。为此,高某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赵某、刘某赔偿损失并支付全部医疗费以及今后的生活补助费。

问:

11.如何认定赵某和刘某行为的性质?为什么?

赵某、刘某的行为属于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赵某和刘某互不相识,没有意思联络,两个人的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06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民法学( 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4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