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模拟试卷5
简答题
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解析:
2.简述讲授法及其运用的基本要求。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变成注入式教学。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解析:
3.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它既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自我提高和交往的内驱力都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解析:
4.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这种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即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种是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即避免失败的动机
解析:
5.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课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解析:
6.简述教材编写的两种基本方式。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方式。
(1)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指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来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
(2)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
解析:
7.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
(1)布鲁纳的学习观: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布鲁纳的教学观: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②提倡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
(3)提出了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分别是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解析:
8.简述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按照逻辑法则推理.但是这种能力只限于对当前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的具体性。这是指这一阶段儿童思考问题离不开具体事物和经验。如果只用言语叙述问题,则儿童推理就感到困难。
(2)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一阶段儿童已掌握了守恒,思维也具有可逆性。
(3)去自我中心。这是指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去看问题,意识到别人与他不同的观念和解答,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
解析:
9.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解析:
10.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及其教育意义。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解析:
11.简述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强化法;
(2)系统脱敏法;
(3)认知疗法;
(4)来访者中心疗法;
(5)理性情绪疗法。
解析:
12.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班主任需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培养和组建班集体,班主任需做的工作包括: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58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