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模拟试卷7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模拟试卷7

本单篇文档共5416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4197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7.0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模拟试卷7

简答题

1.简述讲授法及其运用的基本要求。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变成注入式教学。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解析:

2.简述我国中学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

(1)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4)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解析:

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1)激励学生。对班级的激励是班主任工作的主题之一。“我们是一个很不错的班级”、“我为自己能成为你们的老师感到骄傲”这些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的话语,既让学生和教师融合在了一起,更让学生的自信心高涨,荣誉感倍增,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2)加强常规训练。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毕竞还不强,因此,常规训练是班级管理中需要常抓、反复抓的重头戏。常规管理做到了细、实,班级秩序自然会井井有条,学生的活动和学习也就有了良好的保证。

(3)充分利用班级活动。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方式。在一次次班级活动中,学生会逐渐成长起来,班级也在活动中逐步凝聚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4)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教师要努力做到观察细微,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思想上的问题抓住时机疏导。这样做既有助于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又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班风。

(5)适度放手。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习惯是教育的目标之一。班主任充分给予班干部管理班集体的权力,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班主任的监督、指导下管理班级,这对于构建良好的班风有着促进作用。

解析:

4.简要说明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解析:

5.简述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3)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

解析:

6.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解析:

7.简述中学生注意品质发展的特点。

(1)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2)注意广度接近成人。

(3)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

(4)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解析:

8.简述皮亚杰理论中11~16岁中学思维发展的特征。

11~16岁中学生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

(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2)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

(3)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解析:

9.简述活动中心课程论的观点。

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儿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活动中心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杜威。

解析:

10.简述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学校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进行的教学工作。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解析:

11.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

(1)家庭教养模式。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

(3)同辈群体。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

解析:

12.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41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模拟试卷7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