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综合素质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卷1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卷1

本单篇文档共7732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综合素质 章节练习 3529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8.0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C)

A. 避免损害

B. 避免纠纷

C. 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D. 获得赔偿

解析:教育法律救济的目的在于补救相对人受损害的合法权益,为其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护。

2.下列不属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文件是( )。(B)

A. 《学位条例》

B. 《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

C.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D. 《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解析:教育行政法规在内容上是针对某一类教育管理事务发布的行为规则,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事件和具体问题作出决定,在形式和结构上必须比较规范,在时效上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制定、审定、发布须经过法定的程序。B项属于地方性的法律法规。

3.以下不属于受教育者申诉制度的特征的是( )。(B)

A. 法律性

B. 程序性

C. 特定性

D. 非诉讼性

解析:受教育者申诉制度具有法律性、特定性和非诉讼性的特征。

4.( )是教育行政复议的中心阶段。(B)

A. 受理

B. 审理

C. 决定

D. 执行

解析: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是:申请、受理、审理、决定、执行。其中,审理是中心阶段。

5.( )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B)

A. 纠纷的存在

B. 损害的发生

C. 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D. 侵权行为的发生

解析:任何法律上的救济,都要以损害的发生为前提,即使发生了侵权行为但没有造成损害,也不存在救济问题。因此,损害的发生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6.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的教育法规属于( )。(C)

A. 教育法律

B. 教育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教育法规

D. 教育行政章程

解析: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专称。地方性教育法规只在该行政区域内有效,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7.教育法律关系不包括( )。(A)

A. 学校与家长

B. 学校与社会

C. 学校与学生

D. 学校与教师

解析:在教育领域内,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因为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故皆属于法律关系。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体现了教育的( )。(A)

A. 全体性

B. 基础性

C. 发展性

D. 直接性

解析: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题干所述体现了教育的全体性。

9.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C)

A. 某教育局局长

B. 某市市长

C. 某市公安局

D. 某乡镇党委书记

解析:行政诉讼的被告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机关,而不是国家机关的责任领导人。

10.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

A. 校长

B. 学校负责人

C. 有关直接负责

D. 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解析: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1.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D)

A. 校长

B. 教职工代表大会

C. 学校工会

D. 学校董事会

解析: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学校董事会。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学生的义务不包括( )。(D)

A. 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B.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

C.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 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D)

A. 保护学生权益

B. 保护教师权益

C. 保证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D.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4.《中华人共和国教育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

A. 各级各类教育

B. 正规教育

C. 学校教育

D. 公立教育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

15.在我国,明确提出实行学生申诉制度的法律是( )。(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3条规定: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1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 )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D)

A. 新闻媒体

B. 经济利益

C. 社会团体

D. 宗教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8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73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卷1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