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拟试卷4
单项选择题
1.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的( ),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B)
A. 安全保护工作
B. 思想道德建设
C. 精神文明建设
D. 遵守纪律的意识
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为进一步推进未戍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定。
2.某领导的孙子毛毛平时学习成绩较好,但经常调皮捣蛋,在期末时校长找到班主任王老师进行谈话,要求将毛毛评选为三好学生,班主任拒绝了,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B)
A. 合理,班主任应该坚定立场,不应随他人改变态度
B. 合理,班主任有权公正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C. 不合理,我国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班主任应该服从校长
D. 不合理,毛毛是校长的侄子,班主任应该给校长面子
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提出班主任有“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的职责,因此,班主任有权实事求是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不能因他人干涉而给学生作出不公正的评价。
3.下列班主任的做法中,违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是( )。(C)
A.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
B.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C. 组织本班学生自行制定和实施班规,负责收缴学生违规罚款,决定班费开支
D.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解析:班主任无权对学生进行罚款。
4.《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要求把班主任工作( )。(A)
A. 当作“主业”
B. 看作教学工作以外必须完成的任务
C. 看作教学
D. 看作德育工作
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提出班主任工作是学校中的重要岗位,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应作为“主业”来看待。
5.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 )、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C)
A. 关爱学生
B. 心理健康
C. 育人为本
D. 为人师表
解析: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
6.关于班主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教师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该连续一学期以上
B. 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
C. 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D. 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
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5条规定:“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担任班主任时间应连续1学年而不是1学期。
7.王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一进班级,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老师,我爱你!”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 露出羞涩的神情
B. 严厉地批评他们
C. 微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
D. 不予理睬,开始上课
解析:C项的做法既是对学生的宽容,又提升了自己的形象,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8.历史课中王老师讲到“楚汉战争”中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傻瓜。”下列王老师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 指桑骂槐地批评
B. 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 老师微笑着说:“刚才有人说‘项羽自杀是傻瓜行为’,大家怎样认为”
D. 否定学生的观点
解析: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重视学生的观点和态度,一味的批评、不理睬、武断的否定都是不可取的。
9.某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忽然有人发出“哎哟”的叫声,老师发现原来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上反钉了几颗钉子。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 立即查找肇事者
B. 让学生把钉子敲平,开始上课,课后处理
C. 幽默带过,开始上课
D. 让班干部自我反思
解析:对有些偶发事件应暂时冻结,仍按原计划进行教学活动,课后处理。
10.李老师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 马上制止,让两位同学到班主任办公室解决
B. 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 批评训斥学生
D. 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
解析:D项的做法既避免了事态的激化,又没有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自己解决纠纷,体现了这位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
11.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
A. 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B. 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
C. 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
D. 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解析:同学们就学习内容发生激烈争论是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表现,教师的阻止、不加干预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妥当。向专业人员请教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在课堂上进行,会影响正常教学。因此,教师最好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12.教师与学生的( )是连接师生之间的一座永恒的友谊之桥,这座桥可让老师真正地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B)
A. 平等
B. 沟通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191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