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基本能力)模拟试卷7
单项选择题
1.( )对于南宋相当于《西游记》对与( )。(C)
A. 《封神演义》、南宋
B. 《三侠五义》、汉
C. 《说岳全传》、唐朝
D. 《水浒传》、清朝
解析:本题考文学作品与所反映的时代之间的对应关系,《说岳全传》反映的是南宋,《西游记》反映的是唐朝,《封神演义》反映的是商末周初,《三侠五义》反映的是北宋,《水浒传》反映的是北宋末年。
2.( )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相当于四渡赤水对于( )。(A)
A. 平型关大捷,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 孟良崮战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 淮海战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D. 汀泗桥战役,抗日战争时期
解析:平型关大捷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四渡赤水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3.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喝酸奶可降低儿童患蛀牙的风险。在此之前,也有研究人员提出酸奶可预防儿童蛀牙,还有研究显示,黄油、奶酪和牛奶对预防蛀牙并没有明显效果。虽然多喝酸奶对儿童的牙齿有保护作用,但酸奶能降低蛀牙风险的原因仍不明确。目前一种说法是酸奶中所含的蛋白质能附着在牙齿表面,从而预防有害酸侵蚀牙齿。以下( )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这项研究发现。(C)
A. 黄油、奶酪和牛奶的蛋白质成分没有酸奶丰富,对儿童牙齿的防蛀效果不明显
B. 儿童牙龈的牙釉质处于未成熟阶段,对抗酸腐蚀的能力低,人工加糖的酸奶会增加蛀牙的风险
C. 有研究表明,儿童每周至少食用4次酸奶可使蛀牙发生率降低15%
D.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酸奶对预防儿童蛀牙的作用
解析:题干中要求支持的研究发现是:经常喝酸奶可以降低儿童患蛀牙的风险。其依据是:酸奶所含的蛋白质能附着在牙齿表面,从而预防有害酸侵蚀牙齿。C项指出儿童每周至少食用4次酸奶可降低蛀牙发生率,也就是说酸奶可以预防蛀牙,直接加强了题干的结论。A项虽然也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但只是对论据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加强程度不如C项强。B项说明酸奶会增加蛀牙的风险,为削弱项;D项科学家都在研究,并没有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因此不能加强结论。
4.所有称职的教师都是关心学生的成绩的教师,所有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工作不忙碌的教师都不是优秀教师。根据以上论述,一定可以推出( )。(C)
A. 有些优秀教师不是工作忙碌的教师
B. 有些工作忙碌的教师不是优秀教师
C. 所有称职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
D. 所有忙碌的教师都很关心学生成绩
解析:本题考逆否推理和推理的传递性,逆否命题等价于原命题。“工作不忙碌的教师都不是优秀教师”可推出逆否命题“优秀教师都是工作忙碌的教师”,所以A错。B项的逆否命题是“优秀教师是有些工作忙碌的教师”,这与末句的逆否命题相冲突。根据推理的传递性,可推出C。D项与“所有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相矛盾,犯了随意搭桥的错误。
5.全国运动会举行女子5000米比赛,辽宁、山东、河北各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前,四名体育爱好者在一起预测比赛结果。
甲说:“辽宁队训练就是有一套,这次的前三名非他们莫属。”
乙说:“今年与去年可不同了,金银铜牌辽宁队顶多拿一块。”
丙说:“据我估计,山东队或者河北队会拿牌的。”
丁说:“第一名如果不是辽宁队,就该是山东队了。”比赛结束后,发现四个人只有一人言中。
以下( )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D)
A. 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
B. 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河北队,第三名山东队
C. 第一名山东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河北队
D. 第一名河北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
解析:甲和丙的预测相矛盾,其中必有一真,这样,丁和乙都预测错误,也就是说辽宁队前三名不只拿了一个、辽宁队和山东队都没拿到第一名,这样可知前三名顺序是:河北、辽宁、辽宁。
6.许多自称为教师的人实际上并不是教师,因为教书并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上述议论假设了以下( )的断定。(D)
A. 许多被称为教师的人缺乏合格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B. 收入的多少可以衡量一项职业受社会重视的程度高低
C. 收入偏低使教师不能敬业乐业
D. 一个人不能称之为作家,除非写作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教师的情况也一样
解析:题干中结论建立在“某项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是“职业”定位的必要条件这个假设上,只有D项满足这个要求。故应选择D。
7.如果未来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前确定想要这个孩子,那么,孩子出生后肯定不会受虐待。以下 ( )如果成立,那么以上的结论才会为真。(D)
A. 爱孩子的人不会虐待下一代
B. 不想要孩子的人通常也会抚养孩子
C. 不爱自己孩子的人通常会虐待孩子
D. 虐待孩子的人都是不想要孩子的
解析:当“不受虐待”是“想要孩子”的必要条件时,有后项(想要孩子)必有前项(不受虐待)的必然性推理才能成立。
8.同宿舍四个人规定。谁回来最晚谁关灯。有一天宿舍没有关灯。管理员盘问谁回来最晚?
小杨说:“我回来时,小林刚要睡。”
小袁说:“我回来时,小夏睡着了。”
小林说:“我回来时,小袁正好上床睡觉。”
小夏说:“我上床就睡,什么也不知道。”
假设他们四人说的都是实话,那么( )回来最晚。(A)
A. 小杨
B. 小袁
C. 小林
D. 小夏
解析:根据这四个人的陈述可知,小林比小杨早,小夏比小袁早,小袁比小林早,从而可知小杨回来最晚。所以选A。
9.“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需增加的一项是( )。(C)
A. 张老师没参加培训
B. 张老师参加了培训
C. 刘老师参加了培训,张老师没参加
D. 刘老师和张老师都没参加培训
解析:要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则张老师必然不参加培训,且刘老师参加了培训。
10.句中划线词语含贬义色彩的一项是( )。(A)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471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