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模拟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春秋五霸”中,最早称霸的是( )。(C)
A. 秦穆公
B. 晋文公
C. 齐桓公
D. 楚庄王
解析: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于葵丘大会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战国时期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争雄称霸,史称“战国七雄”。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B)
A. 齐国
B. 鲁国
C. 楚国
D. 秦国
解析:战国七雄分别是秦、齐、楚、燕、赵、韩、魏。
3.下列成语中,源于荆轲刺秦王故事的是( )。(C)
A. 四面楚歌
B. 投笔从戎
C. 图穷匕见
D. 完璧归赵
解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与刘邦、项羽有关。“投笔从戎”出自《后汉书·班超传》,与班超有关。“图穷匕见”出自《战国策·燕策三》,与荆轲、秦王有关。“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与蔺相如有关。
4.下列成语与秦始皇有关的是( )。(C)
A. 指鹿为马
B. 奇货可居
C. 图穷匕见
D. 三顾茅庐
解析:“指鹿为马”是赵高试图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川页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的故事。“奇货可居”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秦始皇与荆轲。“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刘备与诸葛亮。
5.下列人物中,与“乌江自刎”密切相关的是( )。(B)
A. 陈胜
B. 项羽
C. 刘备
D. 秦始皇
解析: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在乌江江畔自刎而死。
6.下列选项中,与典故“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有关的一项是( )。(C)
A. 吕布
B. 张飞
C. 吕蒙
D. 司马懿
解析: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吕蒙把对蜀防刘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于是,鲁肃对吕蒙说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7.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中“户部”的行政职能是( )。(B)
A. 掌管吏政
B. 掌管财政
C. 掌管军政
D. 掌管学政
解析: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其中“六部”包括吏部(掌管吏政)、户部(掌管财政)、礼部(掌管学政)、兵部(掌管军政)、刑部(掌管法律刑狱)、工部(掌管营造工程)。
8.我围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
A. 大运河
B. 赵州桥
C. 长城
D. 故宫
解析:注意题目的时间限制和关键信息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答案选A项。大运河是隋朝开凿的,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虽然赵州桥也是隋朝建造的,但并没有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排除B项;长城是秦朝建造的,排除C项;故宫是明朝建造的,排除D项。
9.下列成语中,源于赵匡胤陈桥兵变故事的是( )。(A)
A. 黄袍加身
B. 祸起萧墙
C. 破釜沉舟
D. 闻鸡起舞
解析:960年,后周将领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大军行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40里)时,赵匡义和赵普煽动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拥立赵匡胤为皇帝。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后周都城),迫使后周皇帝禅位,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这就是历史上的陈桥兵变。赵匡胤即宋太祖。
10.宋朝曾把与契丹族政权边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这种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B)
A. 实现统一后
B. 澶渊之盟后
C. 东京保卫战后
D. 宋金和议后
解析: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宋、辽之间在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题干所述将地名由带有战争意义的名字改为带有和平意义的名字,反映了澶渊之盟之后的和平景象。
1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B)
A. 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 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解析:洋务运动之所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因为它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工业。
12.下列近代著名历史人物中,属于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C)
A. 康有为
B. 粱启超
C. 张之洞
D. 章炳麟
解析:清末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等;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清末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章炳麟是清末民初革命派的代表人物。
13.下列选项中,一举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C)
A. 金田起义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解析: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14.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D)
A. 自强与求富
B. 进化与革新
C. 改良与革命
D. 民主与科学
解析:“五四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A项是洋务运动时期所倡导的,B项是维新运动时期所倡导的,C项是辛亥革命时期所倡导的。
15.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805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