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基本能力)模拟试卷6
单项选择题
1.“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C)
A. 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
B. 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
C. 我没有谈我朋友的隐私
D. 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
解析:“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说明“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是“我朋友大发脾气”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因此,“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可以推出“我没有谈我朋友的隐私”。
2.“数学家希尔伯特、华罗庚都是教育家。”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B)
A. 数学家都是教育家
B. 有的数学家是教育家
C. 教育家都是数学家
D. 教育家都不是数学家
解析:“数学家希尔伯特、华罗庚都是教育家。”说明有些数学家是教育家,但是并非所有的教育家都是数学家。
3.下列句子中,对“并非‘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理解正确的是( )。(A)
A. 或者清者没自清,或者浊者没自浊
B. 不但清者没自清,而且浊者没自浊
C. 虽然清者已自清,但浊者没能自浊
D. 尽管清者没自清,但浊者已经自浊
解析:“并非‘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对“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否定。也就是说,或者清者不自清,或者浊者不自浊。
4.下列选项中,对概念所作的概括,正确的是( )。(D)
A. 将“启明星”概括为“太白星”
B. 将“火焰山”概括为“吐鲁番”
C. 将“中国文学”概括为“艺术哲学”
D. 将“长篇小说”概括为“文学作品”
解析:启明星、太白星均指金星;火焰山位于吐鲁番;中国文学与艺术哲学是并列关系;长篇小说属于文学作品,后者是对前者性质的概括。
5.下列选项中,对“只有内正其心外修其行,才能表里如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若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则必能表里如一
B. 不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则不能表里如一
C. 若能表里如一,则必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
D. 要想表里如一,就必须内正其心外修其行
解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是“表里如一”的必要非充分条件。A项“若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则必能表里如一”是错误的,这种表述忽略了表里如一的其他条件,使前者成为后者的充要条件。
6.中华腾飞,系于企业;企业腾飞,系于企业家。因此,中国经济的腾飞迫切需要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下列( )的逻辑推理方法与上述推理方法相同。(D)
A. 红盒中装蓝球,蓝盒中装绿球。因此,红盒中不可能装绿球
B. 新技术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价值。因此,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价值低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
D. 优秀的学习成绩来自于勤奋,勤奋需要意志支撑。因此,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必要条件的传递性,即A是B的必要条件,B是C的必要条件,那么A是C的必要条件。
7.“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张某是人,因此,张某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以下( )的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的错误最为相似。(A)
A. 人是宇宙间最宝贵的,我是人,因此,我是宇宙间最宝贵的
B. 人贵有自知之明,你没有自知之明,因此你不是人
C. 干部应起带头作用,我不是干部,所以我不应起带头作用
D. 干部应为人民服务,我是干部,所以,我应为人民服务
解析:题干犯了四概念的错误,也是三段论中最常见的错误。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在其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必须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本题题干推理的错误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人”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在大前提中的“人”是泛指人类,而小前提中的“人”是具体的生物意义上的人。A项所犯的逻辑错误与题干相同。
8.继续教育是指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继续教育的是( )。(C)
A. 许多农村中学教师通过函授教育取得了本科文凭
B. 高等院校已获得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C. 为使小学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教育局连续三年举办暑期培训
D. 劳动局为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举办的多种形式职业培训
解析:继续教育的定义要点是:
(1)针对专业技术人员;
(2)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
(3)非学历教育。
A、B两项不符合(3);D项不符合(2);只有C项符合定义。
9.某教研室要选派一些教师参加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根据工作安排,必须满足下列几个条件:
①如果赵老师或者钱老师去,那么孙老师也应该去;
②负责科研的宗主任必须去;
③如果钱老师不去,那么李老师去,但是周老师不能去;
④如果宗主任去,那么周老师也应该去。
由此可见( )。(A)
A. 钱老师、孙老师应该去
B. 钱老师、孙老师都不应该去
C. 钱老师应该去,孙老师不应该去
D. 孙老师应该去,钱老师不应该去
解析:由“②宗主任必须去”和“④如果宗主任去,那么周老师也应该去”,可推出周老师去。再根据“③如果钱老师不去,那么李老师去,但是周老师不能去”,可推出钱老师去,再根据“①如果赵老师或者钱老师去,那么孙老师也应该去”,可推出孙老师也去。本题正确答案是A。
10.“子非鱼,安知鱼乐。”“子亦非鱼,安知鱼之非乐。”下面( )与上文的对话最为类似。(D)
A. “你为什么不去送行?”“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去呢?”
B. “你怎么负的伤?”“我怎么回忆得起当时的情况呢?”
C. “你为什么到军事禁区里来?”“难道我不能到这里来看看吗?”
D. “唐玄宗来烧过香,你有什么证据?”“你又有什么证据说唐玄宗没来烧过香?”
解析:“子非鱼,安知鱼乐。”“子亦非鱼,安知鱼知非乐。”是庄子和惠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415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