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素质教育是面向( )的教育。(B)
A. 全体教师
B. 全体学生
C. 全体社会成员
D. 全部个性
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 )。(A)
A. 全体性
B. 基础性
C. 发展性
D. 直接性
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题干所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3.下列( )的说法是错误的。(A)
A. 素质教育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
B. 素质教育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
C. 素质教育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D. 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解析:素质教育是指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关键;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以促进所有学生共有和特有的精神品质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4.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
A. 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 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 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解析: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5.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的培养。(A)
A. 创新能力
B. 读写能力
C. 听说能力
D. 交往能力
解析: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6.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对( )的具体实践。(D)
A. 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 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 文化本位价值取向
D.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古代一些思想家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区别在于( )。(C)
A.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B. 全面发展的阶级属性
C. 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实践
D. 全面发展的公益属性
解析: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
8.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 )。(D)
A. 素质教育
B. 创新教育
C. 终身教育
D. 劳动技术教育
解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9.以下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C)
A.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筛选性评价
B.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评价方式的不同
C. 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
D. 素质教育重视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0.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B)
A. 开拓创新的理念
B. 素质教育的理念
C. 自主发展的意识
D. 因材施教的意识
解析: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扭转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的倾向。根据题干所述,可知马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充分体现了他具有素质教育的理念。
11.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班主任把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分配给了这三科老师用于补课。这种做法( )。(D)
A. 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B. 正确,有利于提高班级教学质量
C. 不正确,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D. 不正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学校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扭转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的倾向。该班主任把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分配给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老师用于补课,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是错误的。
12.新的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更应该有培养( )的功能。(A)
A. 创新能力
B. 环境保护
C. 特殊才能
D. 生活经验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3.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 )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C)
A. 填鸭式
B. 题海式
C. 启发式
D. 灌输式
解析:启发式教学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育方式。
14.根据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理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把( )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D)
A.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B.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解析: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15.素质教育把( )作为重点,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C)
A.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B.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C.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 培养学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419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