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试卷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试卷

本单篇文档共58062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真题试卷 4214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00
收藏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B)

A. 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 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 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 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解析: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不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所以;A项不对。法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是统治阶级用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工具,因此泼执行一定的政治职能;法又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具有调整社会关系的职能,因此法又有执行社会公共的职能,所以B项是正确的。C项的“决定于”是指法的本质由什么因素决定。根据马克思法学的观点,法是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最终决定于经济基础,因此法最终决定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因此C项错误。法要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规律的制约,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

2.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B)

A. 自然法学派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

B.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C. 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只能靠道德,不能用法律

D. 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

解析: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包括实在法、神法、自然法等种类,他们强调实在法来自自然法,要受自然法的制约。例如他们认为国家制定的实在法必须符合公平正义的自然法的原则,否则该实在法就不是法,这就是著名的“恶法非法”的论断,但是他们认为符合公平正义的实在法是法律。A项笼境地说自然法学派否定实在法,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因此是错误的;分析实证法学派反对自然法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应当把二者区分开来,因为法律和道德没有必然的联系。B项是正确的。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国应当“德主刑辅”,即以道德为主、法律为辅,所以C项错误。近现代的法律在确认和体现道德时大多注意二者的重合限度,倾向于只将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义务,注意明确法与道德‘的调整界限。法学家大多倾向于赞同“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所以D项是错误的。

3.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D)

A. 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

B. 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

C. 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

D. 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

解析:法律汇编也叫法规汇编,是对已经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进行系统的排列并汇编成册。法律汇编不改变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不制定新的法律规范,因此不是国家的立法活动。法律汇编有官方的汇编也有民间的汇编。而法典编纂是指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编纂成具有完整结构的、统一的法典的活动。法典编纂可以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删减重复的条文、增加缺少的条文,它是一种国家的立法活动,只能由立法机关实施。A项前半句是正确的,因为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但A项的后半句是错误的。因为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的立法机关进行,执法和司法机关不能进行法典编纂。法律汇编只是将一定的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的排列并汇编成册,只是一种技术意义上的工作,不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因此B项的前半句错误;法典编纂是对现行的法律规范进行编纂,不是对不同时代的法典进行编纂,因此B项的后半句也错误。法律汇编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而法典编纂可以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因此C项错误。法律汇编只是将不同的法律规范汇编成册,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比如我国即将制定的民法典就是在清理合同、侵权、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民事法律文件的基础上,制定一部新的法律。因此D项正确。

4.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

A. 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B. 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

C. 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

D. 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

解析:本题虽然问的是关于法律原则的问题,但实际上考察的是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只有清楚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比如“你不得杀人,如果你杀人将被处以死刑”,这就是一个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是指导法律规则的一般准则,如“民事活动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就是一个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它设定了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一旦出现了这样的条件和行为模式,就必然导致一定的法律后果,法官在适用法律规则时,不能自由裁量。而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它不设定假定条件、法律后果等,它必须和案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适用,比如在适用“诚实信用”原则时就要考虑当事人、的具体行为是否尽到了相应的义务、是否及时通知对方等个别性,这需要珐官媳自由裁量。所以A项内容是正确的。B项“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也是正确的。在适用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即是说,对于一个具体的案子,一条规则要么适用,要么不适用,不存在部分适用一条规则的情况。而法律原则可以部分适用于具体的个案,比如消费者的权利保护原则和商家的经营自由原则 可以共同适用于一个案子,即在保护消费者权利的同 时,适当考虑商家的经营自由。所以C项的内容是错 误的,应当选。法律原则是不同社会价值的体现,一部法律保护 多种社会价值甚至相互冲突的社会价值,从而决定了 一部法律中会存在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如工厂业主的契约自由原则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保护工人的生存权原则是社会公平的体现,在面对解雇工人的问题上,二者是相互冲突的,而劳动法对这两个原则都有相应的体现。因此D项的内容正确。

5.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A)

A. 《律师法》第14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

B. 《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

C. 《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D.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2条规定:“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

解析:按照法律规则内容的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常用的词语是“可以、能够”等;义务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命令人们必须做出或不得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常用的词语是“不得、禁止”等。A项规定了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806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试卷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