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B)
A. 一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
B. 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C. 两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
D. 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解析:“刑法”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我国,狭义的刑法仅指刑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而广义的刑法则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单行刑法是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或者是规定刑法上某一事项的法律。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一个单行刑法,即1998年12月29日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这个单行刑法单独对外汇这类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作出了规定,所以是一个单行刑法。刑法修正案是指对刑法中多个条文、多个罪名进行修改的法律文件。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五个刑法修正案,即 1999年《刑法修正案》、2001年《刑法修正案(二)》及《刑法修正案(三)》、2002年《刑法修正案(四)》、2005年《刑法修正案(五)》。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另外, 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对刑法的修改多采用修正案的形式而不是采用单行法的形式。而在1979年刑法通过后,对刑法的修改、补充多采用单行刑法的形式, 1979年刑法通过后立法机关就曾经先后颁布了20多个单行刑法,原因在于79年刑法的规定很不完善,所以需要单行刑法来大量补充。97刑法则相对完善,所以多采用修正案的形式。从中也可以体会单行刑法和修正案的差异。
2.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_法定原则,_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_和承担的_____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在这段话的空格中:(D)
A. 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
B. 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
C. 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D. 3处境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解析:根据《刑法》第3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这就是我国的罪刑法定原则,强调对于罪和刑都必须由法律严格规定才能定罪处罚,所以前两个空应该填罪刑。《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所以第三个空应该填罪刑,第四个空应该填罪行,第五个空填刑事责任。《刑法》第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以第6个空应该填罪行。综上,共有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1处填写刑事责任。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此题考查考生对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原则的理解,并且考查对罪刑、罪行的区别。罪刑指的是罪名和刑罚,而罪行指的是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包括行为的侵犯性和主观意识的罪过性,以及犯罪主体再次犯罪的危险程度。
3.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A)
A. 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 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 直接驱逐出境
解析:《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我国刑法中的属地管辖原则,该原则强调我国对在我国境内实施了犯罪的犯罪人,不管该犯罪人是中国人、外国人还是无国籍人,一律都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属地管辖是刑法管辖的最一般的原则,不适用该原则的例外仅限于法律有特别规定,即《刑法》第11条规定的,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题中的外国商人仅仅是普通的外国人,不是外国大使等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所以应该适用我国刑法,A项是正确选项。而BD主要针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所以不正确。在我国没有适用外国刑法的规定,所以C项也是不正确的。
4.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D)
A. 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但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B. 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 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 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力的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
解析:《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一般规定。单位犯罪中的“机关”主要指各级的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都属于这个范围。所以B项表述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单位犯罪中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公司、企业等。所以 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重大区别之一在于单位不可能成为一切犯罪的主体,只有当刑法明确规定了单位可以成为某种犯罪的主体时,才能将单位认定为犯罪主体。《刑法》第5修正案对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进行了修改,即(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修正案修改的内容);(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第200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192条、第194条、第195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此可见,对第196条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刑法》没有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因此,A项也是错误的,应当选,这可能是出题者的失误。对于贷款诈骗罪,《刑法)第19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第200条只规定了第192条、第194条、第195可以构成单位犯罪,而对第193奈的贷款诈骗罪没有规定可以由单位来实施,所以贷款诈骗罪不能由单位来实施。A项的这部分表述正确,但是关于信用卡诈骗的表示是错误的。因此,A项应当选。关于盗窃罪,《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是对盗窃罪的规定,刑法并没有规定盗窃罪可以由单位来实施,所以盗窃罪不能成立单位犯罪,并且2002年由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单位有关人员组织实施盗窃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规定,单位有关人员为谋取单位利益组织实施盗窃行为,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盗窃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对单位组织的盗窃行为只有直接责任人员才构成盗窃罪,单位并不构成盗窃罪。所以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应当选。此外,《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就是说原则上对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不仅处罚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而且要处罚该单位,所以考生即便记不清盗窃罪不能成立单位犯罪,也可以根据“双罚制”来判断D项是.错误的。综上,本题有AD两个答案。
5.甲在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法院依法判处罚金并赔偿被害人损失,但甲的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罚金和承担民事赔偿。下列关于如何执行本案判决的表述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818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