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模拟试卷19
单项选择题
1.甲出海打鱼因遇台风而未归。两年后,其妻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甲失踪,人民法院依法进行了宣告。但在谁为甲的财产管理人的问题上,其妻与甲母发生争议。经查在甲失踪期间,其妻经常将家中物品搬到同村姘夫丙家与丙共用。甲的财产的管理人应为( )。(2)
A. 其妻
B. 甲母
C. 其妻和甲母
D. 其妻或甲母
解析:本题涉及失踪人的财产管理问题。在失踪的情况下,其财产管理人应为与失踪人生活最紧密的人,其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但是,对失踪人财产的管理应有利于失踪人,这是最高原则。本题中其妻管理甲的财产有明显不利。故本题答案应为B。
2.王甲系桂花村村民,经与桂花村村委会协商,承包了该村委会20亩河滩地(非四荒地),在上面种植果树。双方签订的承包合同约定,承包期限为15年,王甲每年向村委会交纳承包款200元,并约定不得改变土地用途。合同订立后,当地人民政府还向王甲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5年后,由于果树开始收获,村委会中有人提议,应该将该20亩地收回,由村里经营。因此,双方发生争议。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
A. 王甲对该土地享有的承包经营权自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之日起生效
B. 若王甲欲将该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应取得桂花村村委会的同意
C. 由于承包期未到,桂花村村委会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将该承包地收回
D. 王甲有权将该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上的果树设定抵押
解析:本题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依《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2条规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故A选项错误。依《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第1款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故B选项正确。依《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第1款、第2款、第3款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
3.甲乙签订买卖合同,甲为出卖人,乙为买受人,合同总价款100万元,乙支付定金25万元。后甲只如期供应给乙一半数量的货物,剩余部分无力供应。乙要求甲双倍返还定金50万元,甲不同意,双方发生纠纷。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8)
A. 本案中,定金条款合法有效,甲应支付其50万元
B. 本案中,定金条款无效,因为定金数额不符合法律规定,乙只能主张损害赔偿责任
C. 本案中,定金条款部分无效,20万元部分有效,超过20万元的部分5万元不具有定金效力,乙有权主张甲双倍返还定金40万元
D. 本案中,定金条款部分无效,20万元部分有效,乙有权主张甲返还定金20万元,并返还15万元预付款
解析:本题涉及定金条款的适用问题。依《担保法》第91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依《担保法解释》第121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的,超过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题中,双方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了主合同标的额的20%,对超过部分不具有定金效力,应作为预付款处理。同时,依《担保法解释》第120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本题中,甲履行了一半,故所约定的定金中10万元部分应适用定金罚则,
4.甲向乙借款5000元,并把自己所有的价值8000元的摩托车一辆质押于乙,双方签订了书面合同,合同约定,若甲到期不能还款,则该摩托车即归乙所有。合同签订后,甲即将摩托车交付乙占有。因甲到期无力还款,乙即将摩托车推出自己使用。使用中,因不慎致使摩托车部分零件损坏,遂将车交付丙修理。丙修理后,因乙认为修理费不合理,拒绝交付修理费,摩托车被丙留置。在丙占有期间,因修理铺被盗,摩托车被偷走,案件至今未破。就此,当事人发生争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1)
A. 该车的损失应由甲承担,因甲为车的所有权人
B. 该车的损失应由乙承担,因乙为车的所有权人
C. 该车的损失应由丙承担,因在丙占有期间被盗
D. 该车的损失应由乙承担,因乙为有过错的质权人
解析:本题涉及动产质权、留置权问题。甲乙双方签订质押合同,并交付质物,质权有效成立。但依《担保法》第66条规定,出质人和质权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时,质物的所有权转移为质权人所有。因此,双方约定的流质条款无效,乙并不成为车的所有权人,故B选项错误。因乙拒不支付修理费,丙依法可主张留置权,故丙留置该车为合法行为。在丙占有期间,车因发生被盗而灭失,丙不存在过错,故不应由其承担责任,C选项错误。对于质物的风险负担,应由所有权人承担。但依《担保法解释》第93条规定,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出租、处分质物,因此给出质人造成损失的,由质权人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乙擅自使用摩托车,并致使车辆损坏,在丙修理之后,乙又无正当理由拒绝付款,应承担摩托车损坏的赔偿责任,但摩托车被盗与该损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不承担摩托车被盗的责任。故D选项错误,A选项正确。
5.农民甲因其邻居乙越界建房侵入自己的宅基地而诉请法院保护,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何种权利?( )(4)
A. 相邻权
B. 住宅所有权
C. 宅基地使用权
D. 宅基地所有权
解析:本题涉及宅基地使用权问题。农村居民为居住使用,可依法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并可拥有建筑其上的住宅所有权。但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公民个人在我国不具有土地所有权主体资格。相邻权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比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一方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享有要求另一方提供便利或接受限制的权利。本题中,村民乙越界建房侵入甲的宅基地,侵犯的是甲对其宅基地依法享有的宅基地使用权,而非相邻权。故本题选项为C。
6.某甲委托某乙购买某品牌电视机。乙至百货公司购买时,正值该品牌电视机举行有奖销售。乙选购了一款电视机并按照规定得到3张抽奖券,但未把这3张抽奖券交给甲。后来开奖,奖券中的一张中了头奖,可得手机一部。这部手机应当( )。(1)
A. 归某甲所有
B. 归某乙所有
C. 归某甲所有,但应适当奖励某乙
D. 归甲、乙两人共有
解析:本题涉及孳息归属问题。某乙代某甲购买电视机,其所得奖券为孳息。对于孳息的归属,依民法原理,在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或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归原物所有人所有。故本题选项为A。
7.王某在吃饭时丢失瑞士名表罗西尼一块,餐厅人员拾得后交给公安部门。王某未在规定期限内前去认领,公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交寄售商店出售。孙某从该商店买得该手表,将手表送给女友林某作生日礼物。手表在林某第二天乘公交车时被偷去,小偷下车后即以100元的低价卖给郑某。该手表的所有权属于( )。(4)
A. 王某
B. 孙某
C. 林某
D. 郑某
解析:本题涉及所有权的归属问题。王某丢表,被人送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招领期限为王某所有权的除斥期间。王某未在规定期间内前去认领,其所有权消灭。孙某从商店购买该表,依法取得该表所有权。其送给女友的行为为有效民事行为。其女友林某取得该表的所有权。小偷偷得该表后的出让行为不适用动产善意取得规定,郑某不能取得该表所有权。郑某所受的损失,只能向该小偷请求损害赔偿。故本题选项为C。
8.甲向乙借款,约定以自己的皇冠车抵押与乙。双方为此签订了抵押合同,但在抵押登记时,登记为甲的奥迪车抵押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553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