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0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0

本单篇文档共32869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5037人下载
价格: 2.00 原价:¥8.0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0

单项选择题

1.孙甲欠李乙现金4万元,李乙多次向孙甲索要,但孙甲以种种借口拖延不还。李乙遂与他人将孙甲骗出非法拘禁,使用暴力方法迫其还债,致使孙甲左眼伤残,丧失视力。李乙的行为如何定罪?(   )(4)

A. 绑架罪

B. 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

C. 故意伤害罪

D. 非法拘禁罪

解析:本题考《刑法》第238条、第234条规定的内容。根据本题的案情以及《刑法》第238条第2款的规定,李乙应按故意伤害罪定罪。

2.孙甲在抢劫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法院以抢劫罪判处孙甲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6万元,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6万元。经查,孙甲个人财产只有9万元,对本判决的财产部分应当如何执行?(   )(2)

A. 先执行罚金6万元,经济赔偿不足部分,待孙甲刑满后继续履行赔偿义务

B. 先执行赔偿经济损失6万元,剩余的3万元作为罚金执行

C. 先执行罚金6万元,剩余的3万元赔偿给被害人

D. 罚金和赔偿经济损失以孙甲现有财产按同等比例同时执行

解析:本题考赔偿顺序损失、罚金的执行顺序。赔偿经济损失,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的同时,根据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大小,酌情判处其向被害人赔偿一定数额的金钱的处理方法。它是非刑罚处理方法的一种。本题中犯罪分子应以其合法财产优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某甲把正在运行中的火车的玻璃和座椅打烂(损失万余元),其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4)

A. 破坏交通工具罪

B. 危害公共安全罪

C. 故意毁坏财物罪

D. 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亦可能不构成犯罪

解析:本题考《刑法》第275条规定的内容。

4.犯罪的特殊主体是指(   )。(2)

A. 法律有特别规定,不需要具备一般主体的条件即可以构成犯罪的犯罪主体

B. 除具备一般主体条件外,还必须具备特定的职务或身份才能构成犯罪的犯罪主体

C. 必须具备特定的职务或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

D. 凡是国家工作人员实施了犯罪行为而构成犯罪的犯罪主体

解析:本题考特殊犯罪主体相对于一般犯罪主体。

5.某甲因流氓罪于1996年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2001年,某甲提出申诉,要求改判无罪,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4)

A. 撤销原判,改判无罪

B. 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

C. 驳回申诉,维持原判

D. 改判为有期徒刑5年并予释放

解析:1997年刑法生效以前,根据当时的法律已经做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也就是说从旧兼从轻原则不及于新刑法生效前已经根据当时的法律做出的生效判决,这是为了维护判决的既判力。

6.甲因与别人勾搭成奸而欲杀夫另嫁。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奸情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甲的行为(   )。(4)

A. 属于故意犯罪

B. 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C. 不构成犯罪

D. 属于意外事件

解析:甲的行为属于封建迷信活动,不具有实际的社会危害性,不是犯罪。

7.某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在梦游时将同宿舍的室友某乙杀死,某甲早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此案中,某甲的行为(   )。(8)

A. 构成故意杀人罪

B.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D. 是睡梦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解析:梦游时甲没有认识能力,无法构成犯罪主观方面的故意或过失。

8.乙某,男,35岁,某日傍晚,将骑车回家的女中学生小兰截住,先将小兰推倒在地,然后疯狂地用一把钢锯伤害小兰的下体。乙某被捕获后,经司法精神病鉴定为性变态患者,则对于乙某(   )。(4)

A. 乙某为精神病患者,不负刑事责任

B. 乙某为精神病患者,应当减轻处罚

C. 乙某为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D. 乙某为精神病患者,可以从轻处罚

解析:性变态者不属于精神病人。

9.农民甲买回骡子一匹。为驯服骡子,甲把骡子用缰绳拴在自家院内的树上,用皮鞭猛抽骡子,不料骡子受惊,挣断缰绳,跑上公路,踩死在公路边玩耍的幼童一人。甲某的行为属于(   )。(8)

A. 直接故意犯罪

B. 间接故意犯罪

C. 过失犯罪

D. 导致骡子踩死幼童纯属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解析:甲无法预见该结果的发生。

10.甲、乙为邻居。一日中午甲趁乙不在家,窜入乙家中,将乙的妻子丙强奸。甲正奸污丙时,听见乙上楼的脚步声,甲夺门而出,逃回自己家里。乙得知事情经过后,怒火中烧,持一把匕首来到隔壁甲家,将甲刺成重伤。则乙的行为(   )。(4)

A. 属于正当防卫

B. 属于紧急避险

C. 构成故意伤害罪

D. 属于防卫过当

解析:甲的不法侵害已经终止,侵害结果已经造成,不法侵害已经完结,乙属于事后防卫,不具备防卫的适时性,属于故意犯罪。

11.某甲蓄谋杀害某乙。有一天,某甲见某乙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乙某是在熬药给牛治病,结果牛吃药后中毒而死,某甲的行为(   )。(2)

A. 属于对象不能犯

B. 负刑事责任

C. 属于犯罪预备

D. 不负刑事责任

解析:甲属于故意杀人未遂,是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12.某甲试图越过边境进入与我国相邻的A 国,一日傍晚趁边防战士换岗之机迅速地朝国境线跑去,边防战士及时发现,在甲距国境线仅3米远的地方抓获了甲。甲的行为涉嫌偷越国(边)境罪,且属于(   )。(2)

A. 犯罪既遂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预备

解析:偷越国(边)境罪属结果犯。

13.甲某长期出差在外,其妻难耐寂寞,与乙某勾搭成奸,打算等甲某回来后毒死甲,与乙某结婚。甲某出差归来,其妻晚饭时在酒中下毒,甲某一边饮酒一边感叹业务难做,但无论多辛苦,只要全家能过得好就行了。甲妻听在耳中,心里十分感动,对于下毒行为顿生悔意。此时毒性开始发作,甲妻赶紧扶甲某出门打车去医院抢救,但由于毒性太大,车未到医院,甲某即中毒身亡。则甲妻的行为可以认定为(   )。(4)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既遂

D. 犯罪未遂

解析:甲妻未能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不是犯罪中止。

14.根据我国刑法,下列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2)

A. 甲让不知情的汽车驾驶员将大量的毒品运到某地

B. 乙与丙合谋抢劫银行

C. 甲向一建筑物投掷火把,同时乙在另一处也向该建筑物点火,事前二人并无联系

D. 两个驾驶员同时违章,导致两车迎头相撞,损失数十万元

解析: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才是共同犯罪,而A是甲单独犯罪,C是同时犯,D是共同过失犯罪,均不构成共同犯罪。

15.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负责人室行窃,丙负责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1)

A. 复杂共同犯罪

B. 简单共同犯罪

C. 必要共同犯罪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286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0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