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4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4

本单篇文档共36250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6832人下载
价格: 2.00 原价:¥9.0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4

单项选择题

1.孙某(男,1983年7月4日出生)于 1997年6月30日、7月1日、7月2日连续三次盗窃财物,价值3万元;于1999年7月2日、7月3日连续二次盗窃财物,价值2万余元;于2000年1月1日又盗窃财物,价值1万元。案发后,孙某被捕归案。法院认定孙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其盗窃数额为:(8)

A. 6万元

B. 5万元

C. 4万元

D. 1万元

解析:根据《刑法》第17条,已满16周岁的人犯盗窃罪才负刑事责任,孙某对其于1997年、1999年实施的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所以这两部分盗窃数额不计。

2.王某意欲盗窃某部队弹药库的枪支,事先准备了万能钥匙等作案工具,并多次前往观察地形了解警卫人员换班时间。某晚,王某正在观察,引起警卫人员注意,将其拦住问话,王某不得不供认其行为。王某的行为属于:(1)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犯罪既遂

解析:《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王某尚未着手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但已为实施犯罪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故其行为构成犯罪预备。

3.李某租用某建筑公司场地开了一家酒店,并为酒店财产投了40万元人民币保险,后因经营不善,无力支付租金,场地被建筑公司封锁。李某决定放火烧毁酒楼,一是报复建筑公司(因酒店旁边还有建筑公司的其他建筑),二是可以获取保险赔偿金。李某放火后到保险公司理赔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下列关于本案的意见哪些是正确的?(2)

A. 李某的行为仅触犯保险诈骗罪

B. 李某的行为触犯放火罪与保险诈骗 (未遂)罪,两罪应并罚

C. 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相竞合,只定放火罪

D. 放火罪与保险诈骗(预备)罪应并罚

解析: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保险诈骗罪是指利用保险活动进行诈骗,数额较大的行为。依《刑法》第198条第2款的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C是错的。

4.下列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的行为,不构成串通投标罪的是:(8)

A.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

B.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

C.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的

D. 招标人之间串通招标

解析:根据《刑法》第223条的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构成串通投标罪。A、B、C项均为本罪的客观方面的表现,而D项不是。

5.甲某见其弟遭一伙流氓毒打,前去制止,反而遭流氓围攻,被迫自卫还击,此时,便衣民警乙某赶到,未及表明身份即迅速抓住甲某以制止殴斗。甲某把乙某看作流氓的同伙,趁机拿起一块砖头将乙某砸成重伤。对甲某的行为性质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

A. 正当防卫

B. 过失伤害

C. 故意伤害

D. 假想的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

解析: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有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属于假想防卫。对此种情形,应视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成立:如果主观上有过失并造成法律规定的后果,依过失犯罪论处;如果没有过失,则应当按照意外事件,不予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题中,甲某在当时情形下无法预见乙某不是不法侵害者。

6.王某正在盗窃财物时,被李某发现,李某对王某说:“交出1000元,否则告发你。”王某被迫交给李某1000元,李某的行为构成:(4)

A. 抢劫罪

B. 诈骗罪

C. 敲诈勒索罪

D. 盗窃罪共犯

解析:本案中李某的行为并未以暴力相威胁,而是以向有关机关告发他人罪行要挟,故应当认定为敲诈勒索罪,而不是抢劫罪。

7.李某窃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欲出卖,王某假借买发票之际使用欺骗手段骗取了该增值税专用发票。李某和王某分别构成何种犯罪?(1)

A. 李某构成盗窃罪,王某构成诈骗罪

B. 李某构成盗窃罪,王某不构成犯罪

C. 李某构成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 王某构成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1条规定,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因此李某构成盗窃罪,而王某使用欺骗手段骗取了该增值税专用发票,构成诈骗罪。

8.在特定的公布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而以下不属于该特定的文件的是:(2)

A. 招股说明书

B. 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C. 企业、公司债券募集办法

D. 认股书

解析:《刑法》第160条: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 1%以上5%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依此,本题B项为正确答案。

9.甲公司与乙公司协商共同出资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双方约定该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金为1500万元,甲公司出资 1000万元,乙公司出资500万元。但乙公司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的出资证明是一张虚假的汇票,而甲公司则实际出资1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后,因乙公司的行为给甲公司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甲公司发现实际情况后向公安机关报案。乙公司的行为构成:(2)

A. 虚假注册资本罪

B. 虚假出资罪

C. 票据诈骗罪

D. 不构成犯罪,但构成民法上的违约行为,甲公司可通过民事诉讼追究乙公司的民事责任

解析:根据《刑法》第159条规定,虚假出资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乙公司的行为属于公司发起人的虚假出资行为,且数额巨大、后果严重。

10.治安联防队员张某在夜间巡逻,抓到可疑人李某,怀疑其为小偷,即把其叫进室内讯问。李某否认偷了东西,张某便把李某捆起来吊打,强迫其承认。结果造成李某轻伤。请问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4)

A. 非法拘禁罪

B. 刑讯逼供罪

C. 故意伤害罪

D. 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

解析:张某作为治安联防队员,不具备刑讯逼供罪的主体资格。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而刑讯逼供罪的主体必须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刑法》第247条: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 234条、第242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因此本题中,虽然没有致人伤残、死亡,也应当是故意伤害罪。故C项为正确答案。

11.实验小学校长邱长斌,对本校已被确定为危房的校舍不加任何加固处理,也不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致使校舍在使用中突然倒塌,造成死亡8人,重伤16人的严重后果,邱长斌已构成:(4)

A. 玩忽职守罪

B. 重大责任事故罪

C.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D. 过失致人死亡罪

解析:《刑法》第13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625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4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