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模拟试卷3
A1型题
1.奇经八脉中,起于季胁,环行腰间一周的是(E)
A. 冲脉
B. 任脉
C. 督脉
D. 阳维脉
E. 带脉
解析: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环行于腰腹部。
2.“经穴”是指(C)
A. 在经脉上的穴位
B. 在十二经上的穴位
C. 在十四经上的穴位
D. 解放后归入十四经上的穴位
E. 清以前归入十四经上的穴位
解析:凡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
3.下列关于原穴的叙述,错误的是(A)
A. 经脉之气经过和留止部位的腧穴
B. 阴经的原穴多分布在掌指关节之前
C. 阳经的原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之前
D. 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
E. 阴经的原穴就是五输穴中的输穴
解析: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部位的腧穴称原穴。而A所述是经脉之气经过和留止部位的腧穴称为原穴,这是错误的。
4.根据骨度分寸法,神阙到中脘穴是(B)
A. 6寸
B. 4寸
C. 5寸
D. 3寸
E. 1.5寸
解析: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8寸。中脘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故神阙至中脘4寸。
5.手太阴经主治(A)
A. 肺、喉病
B. 心、胃病
C. 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D. 侧头、耳病、胁肋病
E. 肝病
解析:主治喉、胸、肺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6.手阳明经主治(E)
A. 心、胃病
B. 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
C. 侧头、耳病、胁肋病
D. 肾病、肺病、咽喉病
E. 前头、鼻、口、齿病
解析:手阳明经主治前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
7.属胃经的穴组是(E)
A. 足三里、迎香、解溪、承泣
B. 上巨虚、丰隆、阳陵泉、下巨虚
C. 犊鼻、梁丘、天枢、大横
D. 丰隆、足三里、梁门、昆仑
E. 承泣、厉兑、解溪、足三里
解析:
8.在腹部,距前正中线4寸的经脉是(B)
A. 足少阴肾经
B. 足太阴脾经
C. 足少阳胆经
D. 足阳明胃经
E. 手厥阴心包经
解析:胸腹部经脉分布具有规律:
①任脉前正中线;
②肾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2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0.5寸;
③胃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4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2寸;
④脾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6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4寸。
9.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的首选穴是(B)
A. 太白
B. 隐白
C. 公孙
D. 地机
E. 三阴交
解析:隐白穴主治疾病:
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证;
②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
③癫狂、多梦等神志疾患;
④惊风;
⑤腹满,暴泄。
10.手太阳小肠经主治(D)
A. 侧头、耳病、胁肋病
B. 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
C. 心、胃病
D. 头、项、耳、目、咽喉病和热病、神志病
E. 肾病、肺病、咽喉病
解析:手太阳小肠经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和热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11.属于膀胱经的穴组是(C)
A. 天柱、攒竹、睛明、光明
B. 昆仑、京骨、丘墟、至阴
C. 承扶、肺俞、心俞、大肠俞
D. 承扶、委中、大杼、风市
E. 睛明、肾俞、承山、光明
解析:属于膀胱经腧穴有: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髂、中髂、下髂、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共67穴,左右合134穴。
12.循喉咙、挟舌本的是(B)
A. 足厥阴肝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太阳膀胱经
D. 手太阴肺经
E. 足太阴脾经
解析:肾藏精,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
13.曲泽位于(C)
A. 在肘横纹尺侧端,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B. 在肘横纹桡侧端,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C.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D.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桡侧侧缘
E. 在肘横纹中,当肱三头肌腱的尺侧缘
解析:曲泽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泄泻、热病、肘臂挛痛。
14.翳风位于(E)
A. 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B. 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C. 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D. 在头部,折耳郭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E. 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解析:翳风为手少阳j焦经穴,位于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15.环跳位于(E)
A. 侧卧屈股,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B. 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
C. 侧卧屈股,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外1/3处
D. 侧卧屈股,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内1/3处
E. 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
解析:环跳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16.足厥阴肝经的起始穴位是(C)
A. 隐白
B. 筋泉
C. 大敦
D. 章门
E. 期门
解析:起于足大趾背毫毛部(大敦),沿着足背内侧上行,经过内踝前1寸处,向上行小腿内侧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经的后面,上行胭内侧,沿着大腿内侧,进入阴毛中,环绕阴部,上达小腹,挟胃旁,属于肝,络于胆,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目系”支脉;从“目系”下行颊里,环绕唇内。肝部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17.督脉别络的分布是(D)
A. 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背部
B. 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
C. 从鸠属分出散布于胸部
D. 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
E. 从长强分出散布于腹部
解析: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64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