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章节复习 >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模拟试卷1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模拟试卷1

本单篇文档共5099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医学类中医类(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章节复习 章节练习 5347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60
收藏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模拟试卷1

A1型题

1.下列各项中,论述错误的是(C)

A. 任脉别络散布于腹部

B. 督脉别络散布于头部

C. 脾之大络散布于全身

D. 大肠经之络脉走向肺经

E. 心经络脉走向小肠经

解析:脾的大络,名曰大包,散布于胸胁部。《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该脉从渊腋穴(胆经)下三寸的大包穴处分出,散布在胸胁部。

2.经络系统中能加强经脉之间在浅层相互联系的主要是(B)

A. 奇经八脉

B. 十五络脉

C. 十二经别

D. 十二经筋

E. 十二皮部

解析: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以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以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以后散布于胸胁。

3.腧穴的发展过程,其先后顺序一般认为应该是(A)

A. 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B. 经外奇穴、阿是穴、经穴

C. 阿是穴、经穴、经外奇穴

D. 阿是穴、经外奇穴、经穴

E. 经穴、阿是穴、经外奇穴

解析:经外奇穴是与经穴相对而言的,没有经穴就不可能有经外奇穴,所以腧穴发展的先后顺序为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故选A。

4.针刺睛明、承泣、四白治疗眼疾属于腧穴的(B)

A. 远治作用

B. 近治作用

C. 特殊作用

D. 抗御病邪作用

E. 运行气血作用

解析:腧穴均可治疗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称为近治作用。

5.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A)

A. 《黄帝内经》

B. 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书》

C. 《针灸甲乙经》

D. 《千金要方》

E. 《难经》

解析:骨度分寸法,始见于《黄帝内经》之《灵枢.骨度》篇。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

6.以两手虎叉定取列缺,属于(C)

A. 动作标志取穴法

B. 食指同身寸法

C. 简便取穴法

D. 手指同身寸法

E. 骨度分寸取穴法

解析:临床上常用简便的取穴方法,是手指比量法或活动标志范围的扩展,一种体位姿势和动作的配合。如两耳尖直上取“百会”,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等。

7.治疗无脉症的腧穴是(E)

A. 孔最

B. 尺泽

C. 列缺

D. 少商

E. 太渊

解析:太渊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心动过速,无脉症,脉管炎。

8.曲池穴属(B)

A. 肺经

B. 大肠经

C. 小肠经

D. 心经

E. 三焦经

解析:曲池为大肠经合穴。合,汇合、聚合也。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气化而来,在本穴处是聚集之状,为大肠经经气最强盛之穴,故为大肠经合穴。

9.化痰作用较强的穴位是(B)

A. 尺泽

B. 丰隆

C. 太渊

D. 阴陵泉

E. 足三里

解析:

10.血海穴位于(B)

A. 髌骨上缘中点上2寸

B. 髌骨内上缘上2寸

C. 髌骨外上缘上2寸

D. 髌骨内下缘上2寸

E. 髌骨外下缘上2寸

解析: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屈膝,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11.通里位于(D)

A. 前臂掌侧,当桡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B. 前臂掌侧,当桡侧腕屈肌腱的尺侧缘腕横纹上1寸

C. 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尺侧缘腕横纹上2寸

D. 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E. 前臂掌侧,当掌长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解析:通里(心经络穴)位于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主治:

①心悸、怔忡等心病;

②舌强不语,暴喑;

③腕臂痛;

④近代常用该穴治疗心热下移小肠之遗尿。

12.足太阳膀胱经起于(A)

A. 睛明

B. 百会

C. 听宫

D. 至阴

E. 攒竹

解析: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于巅顶(百会)。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颏部。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部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腰部的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胭窝中。后项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环跳)下行,沿着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从此向下,通过腓肠肌,出于外踝的后面、沿着第5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13.用背俞穴治疗耳鸣、耳聋、腰酸痛,应首选(D)

A. 肺俞

B. 三焦俞

C. 肝俞

D. 肾俞

E. 脾俞

解析:肾俞为肾之背俞穴,能治疗头晕、耳鸣、耳聋、腰酸痛等肾虚病证。肺俞主治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病;三焦俞主治肠鸣、腹胀、呕吐、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肝俞主治胁痛、黄疸等肝胆病证;脾俞主治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肠腑病证。

14.手厥阴心包经主治(D)

A. 前头、口齿、咽喉

B. 肝病

C. 心病

D. 心、胃病

E. 前头、鼻、口、齿病

解析:手厥阴心包经本经主要治疗心、胸、胃、神志病证。如心痛、心悸、胃痛、呕吐、胸痛、癫狂、昏迷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15.治疗肩臂痛,臂不能举,应首选(D)

A. 外关

B. 合谷

C. 曲池

D. 肩髎

E. 阳陵泉

解析:肩髂髎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臂痛、肩重不能举。

16.足少阳胆经主治(D)

A. 肺、喉病

B. 心、胃病

C. 后头、背腰病

D. 侧头、目、耳、咽喉病和神志病、热病

E. 侧头、胁肋病

解析:本经主要治疗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17.悬钟穴的位置是(D)

A. 外踝下缘直上3寸,腓骨后缘

B. 外踝上缘直上3寸,腓骨后缘

C. 商丘穴直上3寸,腓骨前缘

D. 外踝尖直上3寸,腓骨前缘

E. 以上都不是

解析:属于足少阳胆经。位于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18.按“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理论,巅顶痛最好选用(A)

A. 太冲

B. 列缺

C. 足临泣

D. 后溪

E. 内庭

解析:巅顶为足厥阴肝经循行所过,太冲为肝经原穴,治疗巅顶痛属于太冲的远治作用。

19.督脉穴位中与十二经脉交会最多的是(B)

A. 百会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09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模拟试卷1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