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方剂学)模拟试卷2
A1型题
1.慢性疾病的治疗宜选用(E)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解析:
2.解表剂不宜用于(E)
A. 疮疡初起
B. 外感风寒
C. 风温初起
D. 水肿见有表证者
E. 麻疹已透
解析:解表剂适用于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若外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或溃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解表剂。
3.下列具有峻下热结功用的方剂是(C)
A. 大黄牡丹汤
B. 大柴胡汤
C. 大承气汤
D. 三物备急丸
E. 黄龙汤
解析:大承气汤有峻下热结的功效。
4.逍遥散的功能是(E)
A. 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B. 疏肝理气,清泄肝热
C. 疏肝理气,化痰清热
D. 疏肝理气,散结除痞
E. 疏肝理气,养血健脾
解析:逍遥散,顾名思义,就是服之能令人轻松逍遥;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功效;主治七情不遂,肝气郁结而致的病症。
5.犀角地黄汤的组成含有(D)
A. 芍药、丹参
B. 生地、丹参
C. 熟地、丹皮
D. 芍药、丹皮
E. 熟地、丹参
解析:犀角地黄汤的组成为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
6.下列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功用的方剂是(C)
A. 大建中汤
B. 小建中汤
C. 理中丸
D. 吴茱萸汤
E. 桂枝人参汤
解析:理中丸具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之证。
7.大柴胡汤的主治证中无下列何症(C)
A. 大便不解
B. 胸肋苦满
C. 大便溏薄
D. 心下痞硬
E. 往来寒热
解析: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8.六味地黄丸针对肾阴虚的补泻药对是(C)
A. 山萸肉与丹皮
B. 山药与泽泻
C. 熟地黄与泽泻
D. 丹皮与茯苓
E. 山药与茯苓
解析: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配伍泽泻利湿以泄肾浊,防熟地滋腻之性。
9.组成中含有罂粟壳的方剂是(C)
A. 四神丸
B. 金锁固精丸
C. 真人养脏汤
D. 固冲汤
E. 止嗽散
解析:真人养脏汤的组成为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炙甘草、白芍、木香、煨诃子、罂粟壳。
10.朱砂安神丸的作用(D)
A. 重镇安神,清肝泻火
B. 重镇安神,清肺泻火
C. 清心安神,平肝潜阳
D. 重镇安神,清心泻火
E. 重镇安神,清胃凉血
解析:朱砂安神丸具有镇心安神,清热养血的功效。
11.越鞠丸所治六郁不包括(C)
A. 火郁
B. 痰郁
C. 寒郁
D. 食郁
E. 湿郁
解析:越鞠丸治六郁包括气郁、血郁、火郁、痰郁、湿郁、食郁。
12.补气活血,主治“因虚致瘀”,半身不遂的方剂是(D)
A. 复元活血汤
B. 桂枝茯苓丸
C. 补中益气汤
D. 补阳还五汤
E. 内补黄芪汤
解析:补阳还五汤主治类中风后遗症,即由气虚血瘀所致,为“因虚致瘀”。
13.荆芥在消风散中的作用是(B)
A. 疏风止血
B. 祛风止痒
C. 祛风透表
D. 胜湿止带
E. 疏风利窍
解析:荆芥在消风散中祛风止痒。
14.麦门冬汤中麦门冬与半夏的用量比例是(D)
A. 1:1
B. 3:1
C. 5:1
D. 7:1
E. 9:1
解析:方中麦冬与半夏的用量比例是7:1。
15.下利兼有表证宜使用的方剂是(A)
A. 藿香正气散
B. 芍药汤
C. 保和丸
D. 参苓白术散
E. 四神丸
解析: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芍药汤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主治湿热痢疾。保和丸消食化滞,清热利湿。主治伤食积滞。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盛证。四神丸主治肾虚泄泻。故下利兼有表证宜使用的方剂是藿香正气散。
16.下列不具有解表作用的方剂是(E)
A. 止嗽散
B. 定喘汤
C. 杏苏散
D. 五苓散
E. 贝母瓜蒌散
解析: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定喘汤宣肺平喘,清热化痰。杏苏散轻宣凉燥,理肺化痰。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痰饮,水湿内停。贝母瓜蒌散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17.消补兼施,主治脾胃虚弱,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之证的方剂是(A)
A. 健脾丸
B. 保和丸
C. 枳实导滞丸
D. 枳实消痞丸
E. 以上都不是
解析:保和丸主治食积。症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等。
A2型题
18.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身热不解、汗出而喘、舌苔薄白、脉滑数者,治疗应选用(C)
A. 泻白散
B. 葛根黄芩黄连汤
C.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D.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E. 小青龙加石膏汤
解析:太阳病,发汗未愈,症见身热不解,汗出而喘,脉滑数而不恶风寒者,是表寒已解,入里化热,热壅迫肺所致。治当清宣肺热为主。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与该证颇合。
19.患者,男,30岁,咳嗽,咳吐腥臭脓痰,伴发热,胸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D)
A. 麻杏甘石汤
B. 泻白散
C. 定喘汤
D. 苇茎汤
E. 大黄牡丹汤
解析:患者咳嗽,咳吐腥臭脓痰,伴发热,胸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肺痈热毒壅肺,痰瘀互结证。苇茎汤具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之功。当为首选之方。
20.患者,男,20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疲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治疗宜选用(E)
A. 参附汤
B. 四逆散
C. 理中丸
D. 通脉四逆汤
E. 四逆汤
解析:该患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疲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等症状,是心肾阳衰寒厥证,应该选用四逆汤,主治少阴病或亡阳证;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症见手足厥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呕吐腹痛、下利清谷、舌淡苔白滑、脉沉微;亡阳者症见手足厥冷、大汗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90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