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模拟试卷9
A1型题
1.小儿热量的主要来源是(C)
A. 脂肪
B. 蛋白质
C. 糖
D. 维生素
E. 矿物质
解析: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供能营养素,2岁以上儿童,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
2.属于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特点的是(C)
A. 生后5~6天出现,30~35天完全消退
B. 生后3~4天出现,15~20天完全消退
C. 生后3~4天出现,21~28天完全消退
D. 生后2~3天出现,10~14天完全消退
E. 生后1~2天出现,3~7天完全消退
解析: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晚,持续时间较短,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10~14天可完全消退,早产儿生后3~4天出现,21~28天完全消退。
3.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下列错误的是(D)
A. 发热、恶寒
B. 鼻塞、流涕
C. 喷嚏
D. 双肺可闻及中湿啰音
E. 咳嗽
解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包括双肺可闻及中湿啰音。
4.婴幼儿腹泻重度脱水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扩容时首选的是(C)
A. 1/2张含钠液
B. 2/3张含钠液
C. 2:1等张含钠液
D. 1/3张含钠液
E. 1/4张含钠液
解析:对重度脱水伴低血容量休克的患儿,用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4%碳酸氢钠)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ud,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静滴,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环和肾功能。
5.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多见于(B)
A. 婴儿
B. 2~7岁
C. 1~3岁
D. 7~10岁
E. 10~14岁
解析:单纯性肾病发病年龄偏小,多在2~7岁起病。
6.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C)
A. 维生素K缺乏症
B. 过敏性紫癜
C.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 维生素C缺乏症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7.由于下丘脑对性激素的负反馈作用下降,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过早分泌的性早熟(C)
A. 外周性性早熟
B. 继发性性早熟
C. 特发性性早熟
D. 假性性早熟
E. 部分性性早熟
解析:
8.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是(C)
A. 缺磷
B. 缺钙
C. 缺维生素D
D. 缺锌
E. 缺维生素A
解析: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9.幼儿急疹最多见的发病年龄是(B)
A. 小于6个月
B. 6~18个月
C. 1~3岁
D. 3~5岁
E. 5~7岁
解析:幼儿急疹多发生于春秋季,多见于6~18个月小儿,3岁以后少见。
10.中医认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机主要是风温邪毒壅阻(B)
A. 足太阳经脉
B. 足少阳经脉
C. 足阳明经脉
D. 足太阴经脉
E. 足少阴经脉
解析:中医认为,流行性腮腺炎为感受风温时邪,从口鼻而入,侵犯足少阳胆经,邪毒壅阻于足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结于耳下腮部所致。
11.蛔虫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部位主要在(A)
A. 脐周部
B. 胃脘部
C. 左下腹
D. 右下腹
E. 痛无定处
解析:蛔虫病以发作性脐周疼痛为主要症状。
12.急惊风的八候以下哪项不正确(B)
A. 颤指手足头身动摇
B. 搐指十指开合
C. 窜指两目发直
D. 反指身向后仰
E. 引指臂若开弓
解析:八候是指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搐,指肘臂伸缩;搦,指十指开合;掣,指势如相扑;颤,指手足头身动摇;反,指身向后仰;引,指臂若开弓;窜,指两目发直;视,指眼露白睛而不灵活。
A2型题
13.小儿,女,4岁。站位测身高98cm,体重16kg。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是(B)
A. 身长体重低于正常
B. 正常范围
C. 身长正常,体重低于标准
D. 体重正常,身长低于标准
E. 身长体重超过正常
解析:
14.患儿,2岁。咳嗽一个月余,症见潮热盗汗,面色潮红,干咳无痰,舌红而干。其证候是(C)
A. 风寒闭肺
B. 风热闭肺
C. 阴虚肺热
D. 痰热闭肺
E. 邪陷厥阴
解析:阴虚肺热证:
①证候病程迁延、低热潮热、面色潮红、干咳无痰或黏痰难咯、唇燥口干、舌红少津、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②治法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③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15.患儿,3岁。腹痛、腹泻2天。2天前因过食瓜果,出现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腹胀,嗳腐,呕吐,吐泻物酸臭,舌苔黄腻,脉滑实。诊断为婴幼儿腹泻,其证型是(D)
A. 风寒
B. 湿热
C. 脾虚
D. 伤食
E. 脾肾阳虚
解析:伤食泻症见脘腹胀满,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泻物奇臭难闻或如败卵,嗳气酸馊或呕吐酸腐,不思饮食,身烦,夜卧不安。舌苔厚或厚腻,色白或微黄,脉象滑实,指纹沉滞。
16.8岁男孩,4周前曾患脓疱疮,三日来眼睑浮肿,尿少,有肉眼血尿,咽部不充血,心脏无异常,未触及肝脾,血压20/14.7kPa(150/110mmHg)。尿:蛋白(+),有大量红细胞,少数白细胞。血常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轻度下降,抗链球菌溶血素“O”500U,C,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A)
A. 急性肾炎
B. 急进性肾炎
C. 肾炎性肾病
D. 慢性肾炎
E. 良性再发性血尿
解析:
17.9个月女孩,发热3天,喷射状呕吐1天,惊厥5次。体检:体温39℃,精神萎靡,前囟1.5cm×1.5cm膨隆,有波动感。颈强(+),咽赤(+),布氏征(+),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1000个,多核0.8,蛋白300mg/L,糖1.2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C)
A. 病毒性脑膜炎
B. 结核性脑膜炎
C. 化脓性脑膜炎
D.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E. 瑞氏综合征
解析:
18.病儿,女,1岁。诊断为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指纹淡红。中医辨证为(B)
A. 脾肾气虚
B. 气血不足
C. 肝肾阴虚
D. 脾胃虚弱
E. 心脾两虚
解析:该患儿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少气懒言为气虚症状,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指纹淡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16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