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专业实务(肿瘤病人的护理)模拟试卷26
A1型题
1.膀胱癌的最具意义的临床症状是(D)
A. 尿急、尿频、尿痛
B. 排尿困难
C. 活动后血尿
D. 无痛性肉眼血尿
E. 贫血、水肿
解析:
2.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是(B)
A. 肾癌
B. 膀胱癌
C. 阴茎癌
D. 肾细胞癌
E. 前列腺癌
解析:
3.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肠道准备正确的是(B)
A. 全身应用抗生素
B. 术前口服维生素K
C. 术前晚肥皂水灌肠
D. 术前应禁食3天
E. 无论是否合并肠梗阻均需清洁灌肠
解析:结肠癌患者手术前肠道准备包括:①口服肠道抗菌药物而非全身应用抗生素,故A不正确;②控制饮食:术前2~3天流质饮食,术前1天禁食而非3天,故D不正确;③清洁肠道:对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术前一般行口服泻药清洁肠道,不宜行清洁灌肠,因灌肠可使肠腔内压力升高,促使肿瘤细胞沿淋巴道或血道转移的机会增加,因此C、E不正确;④由于肠道抗菌药物造成肠道维生素K吸收不良,因此服用抗菌剂时应同时口服维生素K。
4.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特点是(B)
A. 晚期有排便习惯改变
B. 右腹肿块及消瘦、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
C. 以便秘、便血等症状为主
D. 早期可有腹胀、腹痛等肠梗阻症状
E. 腹泻,腹泻以进食后加重,排便后减轻
解析:右半结肠癌病变早期就有大便习惯的改变,而非晚期表现,故A不对。右半结肠肠腔较大,肠壁薄易扩张,肠内容物多呈液态,故不易发生梗阻,可排除D;随着结肠癌病情的发展,肿瘤环状生长导致肠腔缩窄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的现象,因此C、E均不确切。右半结肠癌早期约70%~80%的患者常有饭后右侧腹部隐痛和胀痛,活动后加剧,容易造成误诊,癌肿中心坏死继发感染后造成全身毒血症状显著,患者常表现为消瘦、低热和乏力等;右半结肠血供丰富,结肠癌肿生长快,瘤体大,故多数患者体表可扪及肿块,因此B正确。
5.诊断直肠癌最重要且简便易行的方法是(C)
A. 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
B. 大便潜血试验
C. 直肠指检
D. 纤维结肠镜检查
E. CT检查
解析:选项A、B、D、E虽为直肠癌辅助检查的手段,但与选项C相比均需要依赖仪器与标本采集。又因为直肠癌大多发生在直肠的中下段,75%以上的直肠癌可于肛门指检时触及,因此据临床验证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且简便易行的方法,故选C。
6.成人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为黏液血便,应考虑为(D)
A. 一期内痔
B. 血栓性外痔
C. 肛裂
D. 直肠癌
E. 肛瘘
解析:前三者均排鲜血便,无腥臭味,肛瘘可排出脓血便,但无排便次数增加。
7.关于大肠癌患者术前行全肠道灌洗术,正确的护理方法是(E)
A. 温度约为25℃
B. 量约3000ml
C. 灌洗速度先慢后快
D. 灌洗全过程应控制在2小时内
E. 年迈体弱,心肾等脏器功能障碍以及肠梗阻者,不宜灌肠
解析:灌洗液为37℃等渗平衡电解质液,总量达6000ml以上,于术前12~14小时开始口服。开始口服灌洗液的速度应达到2000~3000ml/h,开始排便后可适当减慢速度至1000~1500ml/h,直至排出的粪便呈无渣、清水样为止,全过程约需3~4小时。应注意,年迈体弱、心肾等脏器功能障碍以及肠梗阻者不宜选用灌肠。
8.大肠癌高危人群的初筛方法是(E)
A. 内镜检查
B. X线钡剂灌肠
C. CEA测定
D. 直肠指检
E. 粪便隐血试验
解析:大便隐血试验可作为高危人群的初筛方法及普查手段。持续阳性者应行进一步检查。
9.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多为(A)
A. 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
B. 腹痛
C. 肠梗阻症状
D. 腹部肿块
E. 贫血
解析:
10.直肠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B)
A. 直肠刺激症状
B. 黏液血便
C. 肠梗阻症状
D. 会阴部持续性剧痛
E. 贫血
解析:黏液血便为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80%~90%患者在早期即出现便血,多由于癌肿表面破溃、附于粪便表面所致。
11.对于直肠癌患者,当癌肿距齿状线5cm以上时,宜采取的手术方式为(D)
A.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B. 短路手术
C. 结肠造瘘术
D. 经腹直肠癌切除术
E. 肿瘤切除、乙状结肠造瘘、不保留肛门
解析:当癌肿距齿状线5cm以上时,可保留正常肛门,经腹行乙状结肠和直肠大部切除术,即经腹直肠癌切除术;癌肿距齿状线5cm以下者,则需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乙状结肠、全部直肠、肛管及肛门周围5cm直径的皮肤和全部肛门括约肌,并行乙状结肠或结肠造瘘术。故选D。
12.人工肛门的护理方法正确的是(B)
A. 禁忌扩张造口
B. 定时结肠灌洗,训练排便习惯
C. 造口袋内排泄物超过3/4时应更换造口袋
D. 肛门袋宜长期持续使用,少更换
E. 根据患者体型、体重选择造口袋大小
解析:
A2型题
13.患者,女性,56岁。近一段时间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经量增多,并感到阴道排液也增多,有恶臭。建议做的检查是(C)
A. 阴道分泌物悬滴检查
B. 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C. 分段诊断性刮宫
D. 阴道侧壁涂片
E. 内诊检查
解析: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要考虑子宫内膜癌,为进一步确诊,首选分段诊断性刮宫。
14.患者,女性,65岁。主诉外阴部有一块皮肤特别痒,手抓后出血。经妇科检查发现:外阴局部变白、组织脆而易脱落,有血性分泌物。常采用的诊断方法是(D)
A. B超检查
B. 阴道镜检查
C. 抽血化验
D. 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E. 宫腔镜检查
解析: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外阴部,再用1%醋酸洗去染料,在蓝染部位做活检,或借用阴道镜观察外阴皮肤也有助于定位活检,以提高活检阳性率。
15.患者,女性,25岁。应每月自查乳房一次,其自检时间宜在(C)
A. 月经前一周
B. 月经期中间
C. 月经干净后5~7天
D. 月经干净后10~15天
E. 两次月经中间
解析:
16.患者,女性,55岁。行乳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白细胞降至3.5×109/L。处理应首选(E)
A. 加强营养
B. 减少用药量
C. 输血
D. 改变用药方案
E. 暂停用药,服生血药
解析:
17.患者,女性,30岁。经前乳房胀痛及出现肿块,月经后自行消退。应考虑为(D)
A. 乳腺癌
B. 乳房纤维腺瘤
C. 乳腺肉瘤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74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