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机务员(技师)模拟试卷3
单项选择题
1.在可控整流电路中,控制角、导通角和输出直流电压的关系是:导通角大,输出直流电压( )。(B)
A. 低
B. 高
C. 不变
D. 减半
解析:
2.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每只二极管所承受的反向峰值电压是全波整流电路中每只二极管所承受反向峰值电压的( )倍。(D)
A. 2
B. 1
C. 3
D. 1/2
解析:
3.稳压二极管工作区域的特点是:电流变化十分急剧时,电压( )。(B)
A. 急剧变化
B. 微小变化
C. 与电流变化成正比
D. 不变
解析:
4.共射极放大电路产生截止失真的原因主要是( )。(A)
A. 静态偏置电流小
B. 静态偏置电流大
C. 集电极电阻大
D. 集电极电阻小
解析:
5.用户交换机或集团电话又称( ),俗称小交。(A)
A. 商业用户群
B. 虚拟交换机
C. ISDN
D. ESL
解析:
6.112配线架使用的保安器的座板有两根引出导线,( )线接电源负极。(B)
A. 白
B. 红
C. 蓝
D. 绿
解析:
7.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主要由( )个部分组成。(D)
A. 2
B. 3
C. 4
D. 5
解析:
8.JBIG采用累进编码模式,发送端的编码要经过多次扫描,( )的一次扫描分辨率最低。(A)
A. 开始
B. 最慢
C. 最快
D. 结束
解析:
9.MPEG一4中的数据平面分为( )个部分。(A)
A. 2
B. 3
C. 4
D. 6
解析:
10.在SDH系统中,AU-4指针中的H3字节表示( )字节。(C)
A. 新数据标志
B. 实际的指针值
C. 负调整机会
D. 追踪
解析:
11.SDH的数据通路DCC由STM一Ⅳ段开销( )字节组成。(D)
A. D1~D3
B. D3~D12
C. D1~D8
D. D1~D12
解析:
12.在集成模型中,ATM层被看做IP的对等层,ATM端点只需要使用IP地址来标识,在ATM网络内使用现有的( )协议来为IP分组包选择路由。(D)
A. 传输控制
B. ATM
C. IP
D. 网络层路由
解析:
13.要进行域名和IP地址的映射,首先要( )。(A)
A. 确定主机名
B. 指定服务器
C. 允许DNS功能
D. DNS提交设备的IP地址
解析:
14.在数据通信中,( )的基本作用是把数字数据信号变换成模拟数据信号。(B)
A. 网卡
B. 调制解调器
C. 集中器
D. 中继器
解析:
15.将基于( )宽带网络平台上的智能网系统定义为宽带智能网。(B)
A. ISDN
B. B-ISDN
C. N-ISDN
D. ATM
解析:
16.在全光网中,负责为来自电复用段层的客户信息选择路由和分配波长是( )层。(B)
A. 光再生段
B. 光通道
C. 光复用段
D. 光传输
解析:
17.单向DWDM系统使用2根光纤,双向DWDM系统使用( )根光纤。(A)
A. 1
B. 2
C. 3
D. 4
解析:
18.在OTDM系统中,光脉冲的宽度比比特脉冲要窄得多,通常为( )量级。(D)
A. 毫秒
B. 微秒
C. 纳秒
D. 皮秒
解析:
19.光分组交换与电分组交换的原理基本一样,但有自身的特点:处理速度更快、( )的处理不一样、光缓存价格昂贵且不易实现等。(A)
A. 分组头
B. 波长
C. 电路
D. 时隙
解析:
20.ASON提供了3种不同类型的连接:( )连接、软永久连接和交换连接。(B)
A. 半永久
B. 永久
C. 电路
D. 固定
解析:
21.通常把任意两个地球站经静止卫星单程传输时延近似地认为τ1=( )s。(B)
A. 0.14
B. 0.27
C. 0.54
D. 0.82
解析:
22.空分多址方式(sDMA)利用波束的( )差异来区分不同的地球站。(A)
A. 空间指向
B. 载波频率
C. 载波功率
D. 极化方式
解析:
23.移动电话网内的话音传输质量以接收机输出端音频频带内的( )或者以信纳比来表示。(A)
A. 信噪比
B. 误码率
C. 误码秒
D. 呼损
解析:
24.在现场测试天、馈线系统时,一般选用Site Master仪器,测试时必须进行测试前仪表校准,避免产生( )。(A)
A. 测试误差
B. 计算误差
C. 信号损耗
D. 插入误码
解析:
25.Synchronours Transmission Module的中文意思是( )。(B)
A. 异步传输模式
B. 同步传输模式
C. 异步模拟模式
D. 同步模拟模式
解析:
26.Local Area Network的意思是( )。(B)
A. 移动电话网
B. 局域网
C. 令牌网
D. 分组交换网
解析:
27.Dispersion—Shifted Optical Fiber意为( )。(B)
A. 石英系光纤
B. 色散位移光纤
C. 塑料光纤
D. 氟化物光纤
解析:
28.1964年8月,人们提出了( )交换的概念,也称为包交换。它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基础。(C)
A. 包
B. 电路
C. 分组
D. 数据
解析: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633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