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模拟试卷9
单项选择题
1.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B)
A. 认同
B. 依从
C. 内化
D. 遵从
解析: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题干所述属于依从。
2.学生能相信并接纳他人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D)
A. 服从阶段
B. 依从阶段
C. 认同阶段
D. 内化阶段
解析:品德的形成过程一般要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3.( )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基本方法。(B)
A. 榜样示范法
B. 说服教育法
C. 情感陶冶法
D. 锻炼法
解析:说服教育法又叫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德育方法。它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基本方法。
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D)
A. 锻炼法
B. 陶冶法
C. 榜样法
D. 说服法
解析:题干是对说服法的具体解释。
5.观察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
A. 皮亚杰
B. 赞可夫
C. 班杜拉
D. 柯尔伯格
解析: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观察学习理论、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6.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是强调( )的重要性。(B)
A. 说理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陶冶教育法
D. 自我修养法
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解释为: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孔子的话强调了榜样示范法的重要性。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
A. 榜样示范法
B. 说服教育法
C. 品德评价法
D. 情感陶冶法
解析:榜样示范法强调通过他人的高尚思想和模范行为来影响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因其甜美的果实与花香,仍吸引许多人到树下,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体现了榜样的示范作用。
8.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C)
A. 有效说服
B. 树立榜样
C. 群体约定
D. 价值辨析
解析:利用群体约定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
(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6)中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题干中刘老师采用的品德培养方法属于利用群体约定。
9.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奖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D)
A. 说服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情感陶冶法
D. 品德评价法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学生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10.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B)
A. 说服教育法
B. 品德评价法
C. 指导实践法
D. 环境陶冶法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学生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题干中所述方法正是品德评价法。
11.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言行进行评价以促进其品德成长的方法是( )。(D)
A. 自我教育法
B. 形象感染法
C. 实际锻炼法
D. 品德评价法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学生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
12.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C)
A. 榜样示范法
B. 品德评价法
C. 实际锻炼法
D. 情感陶冶法
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实际的活动与交往的锻炼,只有在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品德才能形成、发展和完善。我们既要坚持说服教育,又要重视实际锻炼。锻炼法包括:练习、执行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13.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
A. 实际锻炼法
B. 个人修养法
C. 情感陶冶法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100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