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综合素质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模拟试卷4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模拟试卷4

本单篇文档共7075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综合素质 章节练习 7945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6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模拟试卷4

单项选择题

1.《尚书》所属的类别是( )。(A)

A. 哲学散文集

B. 历史散文集

C. 文学散文集

D. 艺术散文集

解析:《尚书》的内容为哲学散文。

2.在先秦作品中,表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艺术特点的作品是( )。(A)

A. 《诗经》

B. 《文心雕龙》

C. 《春秋》

D. 《国语》

解析:“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讲的是《诗经》的艺术特点。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中,“风骚”一词源自( )。(C)

A. 《九章》、《离骚》

B. 《楚词》、《九章》

C. 《诗经》、《离骚》

D. 《诗经》、《楚词》

解析:“风骚”一词源自《诗经》中的描述周代各国民风的诗歌——国风和楚辞《离骚》。

4.“四书五经”是古代典籍中的经典。下列选项中,含有《周颂》的典籍是( )。(B)

A. 《春秋》

B. 《诗经》

C. 《周礼》

D. 《易经》

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周代各诸侯国的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雅”主要是周代时的正声雅乐,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周王室和贵族宗庙乐歌,分为《周颂》《商颂》和《鲁颂》。

5.下列选项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

A. 《左传》

B. 《国语》

C. 《史记》

D. 《战国策》

解析:《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6.《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时期。(C)

A. 先秦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解析:《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为春秋时期。

7.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是( )。(B)

A. 升堂入室

B. 教学相长

C. 诲人不倦

D. 有教无类

解析:B项“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哪个学派的思想?( )(A)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道教

解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儒家学派的思想。

9.“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C)

A. 孟子

B. 韩非子

C. 荀子

D. 老子

解析:这个观点是荀子的观点,体现了荀子哲学观中尊重自然规律的可贵思想。

1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古代“无为”观念的是( )。(D)

A. 顺天之时

B. 随地之性

C. 因人之心

D. 无所作为

解析:“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道家所提倡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11.下列先秦思想家中,主张施仁政行王道的一位是( )。(D)

A. 管子

B. 墨子

C. 荀子

D. 孟子

解析: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墨子在《墨子·鲁问》中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荀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提倡性恶论。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12.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阐述错误的是( )。(C)

A.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B.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

C.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商鞅

D. 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

解析: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

13.“四书”是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它所指的是下列哪四本书?( )(B)

A. 《史记》、《春秋》、《汉书》、《诗经》

B.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 《史记》、《论语》、《诗经》、《汉书》

D. 《论语》、《春秋》、《诗经》、《中庸》

解析:“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4.明朝科举考试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中命题,五经是( )。(D)

A. 《诗》、《书》、《礼》、《论语》、《春秋》

B. 《春秋》、《易》、《论语》、《书》、《诗》

C. 《易》、《诗》、《书》、《孟子》、《礼》

D. 《诗》、《书》、《礼》、《易》、《春秋》

解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15.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为( )。(A)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解析:《史记》不仅是优秀的史学著作,其文笔出众,也是优秀的文学著作,因此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6.“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 )提出的。(A)

A. 范缜

B. 柳宗元

C. 周敦颐

D. 刘禹锡

解析:“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的观点。

17.魏晋是士大夫的时代,士大夫们崇尚清谈,清谈便成为一种社会风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07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模拟试卷4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