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1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1

本单篇文档共7373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模拟试卷 3062人下载
价格: 1.60 原价:¥8.00
收藏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1

单项选择题

1.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会把他抠掉,这说明了幼儿情绪的( )。(D)

A. 丰富化

B. 深刻化

C. 稳定性

D. 冲动性

解析: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化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从外露到内隐。幼儿情绪的冲动性常常表现在用过激的动作和行动表现自己的情绪。比如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会把他抠掉。

2.表现出“安静稳定,反应缓慢,交际适度,能克制自己,注意稳定但不容易转移”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C)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解析:黏液质的典型特征是安静稳定,反应缓慢,沉默寡言,交际适度,能克制自己,注意稳定但不容易转移。

3.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 )结合起来。(A)

A. 名称

B. 明度

C. 色调

D. 饱和度

解析: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名称结合起来。

4.从言语功能上讲,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这是( )。(A)

A. 调节功能

B. 游戏功能

C. 交际功能

D. 问题功能

解析: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是儿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志,体现了言语的调节功能。

5.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 )。(B)

A. 乡村幼儿园

B. 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C. 北平香山幼稚园

D. 蒙养院

解析:1903年,为了满足民众变革的要求以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湖广总督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6.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 )分班。(B)

A. 心理年龄

B. 实际年龄

C. 智力年龄

D. 知识经验

解析:我国现行幼儿园大多是按幼儿的实际年龄分为大、中、小三种班。

7.( )是幼儿园中照顾幼儿生活,同时也是从生活角度教育幼儿的人员。(C)

A. 园长

B. 阿姨

C. 保育员

D. 幼儿教师

解析:保育员是幼儿园中照顾幼儿生活,同时也是从生活角度教育幼儿的人员。

8.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 )。(C)

A. 目的性

B. 优美

C. 教育性

D. 多样性

解析: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也就是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要体现教育性。

9.语言活动的材料收集的主要途径不包括( )。(C)

A. 从儿童文学、动漫作品中去寻找材料

B. 从生活中收集材料

C. 从与同伴的游戏中收集材料

D. 从大自然中收集材料

解析:教师可以利用各季节收集的材料开展语言活动。语言活动的材料来源丰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收集:(1)从生活中收集材料;(2)从大自然中收集材料;(3)从儿童文学、动漫作品中去寻找材料。

10.对某一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不能只听某个领导或某个专家的意见,还要听取同行的意见,听取广大家长的意见,更要考查所评幼儿的发展水平,收集方方面面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最后作出恰当的评价。这一评价过程体现了评价的( )原则。(B)

A. 一致性

B. 全面性

C. 目的性

D. 可比性

解析:全面性原则指的是在教育实践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教育评价必须连续不断地对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综合地考虑幼儿园教育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而连续一贯、持之以恒的评价。

简答题

11.简述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

(3)成人的情绪自控。

(4)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

解析:

12.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包括: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解析:

论述题

13.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包括哪些?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主要有: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层次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

(2)发展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发展,而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动态发展过程。

(3)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发展的。

(4)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

(5)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不能以年龄或班级为标准来武断地划一。

(6)儿童通过活动而发展,在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知识、能力和个性,而不是坐着、只通过听或看教师的说和做而发展。

(7)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整体,对他们进行的体、智、德、美几方面教育也是互相联系的,应使儿童从小获得初步的全面的发展,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

(8)每个儿童都拥有发展权、受教育权等,这些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和爱护。

解析:

材料分析题

14.材料:有位教师在带领幼儿散步时,听到几个孩子作如下的对话:

甲:嘿,告诉你,小慧的爸爸妈妈是瞎子。

乙:他们上街要用棍子。

甲回头去问小慧:你爸爸妈妈是不是瞎子?

慧:不是瞎子,是盲人。

甲、乙:是瞎子,就是瞎子。

慧:不是瞎子,是盲人,就是盲人。

这时好几个孩子都插进来,七嘴八舌地叫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37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1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