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
辨析题
1.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其中。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此外,教学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学活动的任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解析:
2.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焦虑是指学生在担心不能成功地完成任务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担忧的感觉。焦虑水平不仅影响着学习动机,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任务的完成有不良影响,但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解析:
3.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的水平。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和主观努力等几个要素。在这几个因素中,遗传因素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但并不能由此而得出能力由遗传决定的结论。第一,先天素质本身就不完全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有些是因胎儿期由于母体环境的各种变异的影响。第二,先天素质只能为能力提供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并不能决定能力的发展方向。第三,同样的先天素质可能发展多种不同的能力,而良好的先天素质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解析:
4.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
错误。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它是各级各类学校所要遵循的实现的总要求,是人才培养最根本的质量规格。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在国家教育目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的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化。故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不是同一概念。
解析:
5.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正因为教育具有这种历史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解析:
6.习得性无助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2012年下半年真题)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因此此观点是正确的。
解析:
7.逆向迁移即负迁移。(2013年上半年真题)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逆向迁移和负迁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逆向迁移是从迁移发生的方向上来划分的,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负迁移是从迁移的结果来划分的,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解析:
8.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2014年下半年真题)()
A.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因此,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持久的而非短暂的。
B.
C.
解析: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75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