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
单项选择题
1.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她的气质类型属于( )(A)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解析:胆汁质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题干中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有明显外部表现,与胆汁质的特质相符。
2.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种心理特征?( )(D)
A. 教学责任感
B. 教学幸福感
C. 教学理智感
D. 教学效能感
解析: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题目中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可见李老师的教学效能感较高。
3.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清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A)
A. 选择功能
B. 发展功能
C. 传递功能
D. 保护功能
解析:文化的选择功能是对某种、某部分文化的吸收和舍弃。题干说明教育内容是对文化的“吸取”和“清除”。这体现了教育内容是从文化中精选出来的,所以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功能。
4.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 )。(C)
A. 启发性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解析:“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等级、次第,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5.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修改,据科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B)
A. 服从与惩罚
B. 社会契约
C. 维护权威或秩序
D. 普遍伦理
解析: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人看重法律的效力,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6.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D)
A. 自我中心阶段
B. 权威阶段
C. 可逆阶段
D. 公正阶段
解析: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儿童不再呆板地按固定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考虑到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的角度作出判断。
7.【2015年山东省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不包括( )。(D)
A.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B.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C.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D.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封闭的现状
解析:D选项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封闭的现状,在新课改中未体现。
8.学生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出诗句所描绘的相关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C)
A. 无意记忆
B. 有意记忆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解析: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9.【2015年广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不包括( )。(D)
A. 拓宽知识视野
B. 更新知识结构
C. 勇于探索创新
D. 乐于廉洁从教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终身学习的要求是: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D项属于“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
10.【2017年江西】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是( )。(B)
A.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B.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C.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
D. 教师职业道德根本要求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教育劳动始终,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率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11.【2015年云南玉溪】《中华人民共和围教育法》自( )之日起开始实施。(A)
A. 1995年9月1日
B. 1994年9月1日
C. 1993年9月1日
D. 1992年9月1日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12.【2014年广东茂名】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 )体系。(B)
A. 高等教育
B. 终身教育
C. 教育科研
D. 教育理论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13.【2016年山东聊城】关于学业证书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 以企业单位名义创办的内部职工培训机构,可以颁发学历证书
B. 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C. 经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其他教育机构可以按照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08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