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5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一次交谈。
学生A:你知道吗?前两天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我感觉很简单,这似乎与我中文语法学得好有极大的关系。
学生B: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我当时几何学得好,后来学习立体几何时就简单多了。嗯,看来不同知识间还是有很大联系的啊。
学生A:是啊,不光书本知识学习是这样的,我学弹琴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我会弹电子琴,现在学钢琴学的也挺快的。
学生B:可有的时候也不一样,上周末骑邻居王大爷家的三轮车,我以为我会骑自行车,学起来应该比较快,可没有想到不是这样的,怎么骑也骑不好,总往一边倒。看来会骑自行车反而影响了学骑三轮车啊,真奇怪!
学生A:挺有意思,看来学习还是很奇妙的。
问题:
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中涉及的学习原理。
材料体现了学习迁移的思想。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首先,学习迁移从迁移的结果来看,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材料中,学生发现语文语法的学习促进了英语语法的学习、电子琴的学习促进了钢琴的学习,就是正迁移的体现。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材料中,学生感受到学习自行车不利于三轮车的学习,就是负迁移的体现。
其次,学习迁移从迁移发生的方向来看,有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之分。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材料中,学生们感受到的迁移过程,都是先学习的活动对后学习活动产生的影响,因此都属于顺向迁移。
解析:
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应当利用学习迁移的基本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
①精选教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选择精炼的教材,对促进学生的迁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能够促进学生主动迁移。
③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顺序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而迁移的规律也在其中。
④教授给学生迁移的策略,提高学生迁移的意识。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迁移的策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
解析:
材料:《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片断:
王老师:这首词的上阕重点在写景,下阕引出了周瑜这一人物,作者的用意何在?
学生甲:苏轼在上阕已经提到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塑造周瑜这一形象是为了照应上阕,因为周瑜就是一个英雄豪杰。另外,把周瑜这一英雄豪杰与自己对比,“早生华发”与“人生如梦”可以看出是苏轼对自己的哀叹。
学生乙:我读过周瑜的传记,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是他娶了小乔十年以后的事儿,而词中“小乔初嫁了”也许是为了显示周瑜还年轻,与苏轼的“早生华发”作对比。后面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则写出了周瑜儒雅的打扮,从容的姿态与功业之大,而苏轼的功业却遥遥无期。
王老师:两位同学的发言,把周瑜这个人物在课文中的形象分析的很完整,那么杜牧的《赤壁》大家还记得么?
学生:记得。
王老师:好,我们一起朗读一遍。
学生:折戟沉沙铁未销……铜雀春深锁二乔。
王老师:杜牧这首诗强调赤壁之战的关键在于什么?
学生:东风!
王老师:为什么同样是写赤壁之战,战争的关键却不同呢?是不是有一位作者搞错了?
学生丙:我认为他们都没有错。苏轼塑造周瑜这一英雄人物,主要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是为了用周瑜的年轻有为与自己的虚度光阴,壮志未酬作对比。杜牧的诗中却把赤壁之战的关键归于东风,假想没有风之力,周瑜将一败涂地,可能是想突出他自己的雄才伟略吧。
王老师:的确是这样,苏轼和杜牧的作品都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思想.他们所歌咏的史实内容不同是因为他们要表达自己不同的抱负。苏轼借周瑜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但壮志未酬的感慨;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通晓兵法军事,但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感史伤怀,把赤壁之战的功绩归于东风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
问题:
3.这个教学片断主要体现了哪条教学原则?
主要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教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和深化。
解析:
4.贯彻该原则应贯彻哪些基本要求?
贯彻启发性原则要求如下: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
③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解析:
材料:肖平、王东、高力与赵翔喜欢踢足球、爱观看足球比赛。但他们观看足球比赛的情绪表现却非常不一样。当自己喜欢的球星踢进一个好球时,肖平立刻大喊“好球好球”,同时兴奋得手舞足蹈,王东也挺激动,叫好并鼓掌,却没有那般狂热,有时候还劝告肖平不要喊叫。高力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这球踢得很不错,有水平”;而赵翔则始终沉默不语,会心一笑。
问题:
5.请得出四个人的气质类型。
四个人的气质类型:肖平胆汁质,王东多血质,高力黏液质,赵翔抑郁质。
解析:
6.请说明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
胆汁质的特征: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
多血质的特征: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黏液质的特征: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话少,表现出内倾性,同时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抑郁质的特征:有些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解析:
7.请说明教师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在教学中的意义。
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对于人才培养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第一,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作为教师应了解并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每一种气质都存在向某些积极或消极性格品质发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489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