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6
简答题
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解析:
2.简述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
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解析:
3.【2010年福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简述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解析:
4.简述动作技能培养的途径。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解析:
5.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坚持严格要求;(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和坚持。
解析:
6.简述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2)稳定性。(3)整合性。(4)功能性。(5)社会性。
解析:
7.简述品德的结构。
一般来说,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解析:
8.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传递文化(继承功能)。文化传递是文化的世代相接,是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由于文化具有独立于人的生物肌体之外的特点,因此,人类文化的所有成分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获得,而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继续并发展下去。而教育是传递文化最主要的手段。
(2)教育传播文化(传递功能)。传播和交流文化的途径有教育、战争、迁徙、贸易等,教育是其中的主要途径之一。
(3)教育选择文化(选择功能)。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它撷取文化的精华编成教材,提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观念、态度与知识、技能,并通过教育评价手段进一步保证和强化这种选择的方向性。
(4)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创新功能)。教育选择文化、传递文化、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包含着文化的创造,也就是说,它不是只对原有文化进行简单的复制。就文化的传递而言,每一代人不仅学习自己的文化,而且重新建构自己的文化。同样,文化的传播也不是文化的简单混合,而是通过人们之间的互动或相互作用进行的,它包含新的文化元素的产生。
解析:
9.简述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心班主任工作;
(3)品行端正,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教育思想端正,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教学能力;
(5)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
解析:
10.简述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1)明确知识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
(2)在学习活动与使用知识的条件之间建立联系。
(3)深度加工学习材料。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合理安排练习和复习,适当过度学习。
(6)及时复习。
解析: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204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