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
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学校教学工作包括下面五个基本环节:
(1)备课。这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上课,这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4)课外辅导,主要有集体和个别辅导两种形式。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解析:
2.【2014年浙江温州】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解析:
3.简述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
(1)情绪和情感丰富热烈;
(2)情绪和情感起伏波动,心境转换明显;
(3)情绪和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
(4)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发展;
(5)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
(6)逆反性。
解析:
4.简述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2)稳定性;(3)整合性;(4)功能性;(5)社会性。
解析:
5.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解析:
6.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通过提升人民素质,促进政治民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解析:
7.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
(1)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学习动机的功能
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功能。
解析:
8.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类?
加涅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如下五类:
(1)智慧技能:个体运用符号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能力,是“知道如何去做”的能力。
(2)言语信息:通过言语讲述、传达某种信息的能力,即“知道是什么”的能力。
(3)认知策略:学习者用来指导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是控制学习者自身内部智力技能的能力。
(4)动作技能:将各个相关动作组织成一个连贯的、精确的完整动作的能力。
(5)态度:学习者获得的能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心理状态,这也是学习的结果。
解析:
9.简述品德的结构。(2013年上半年真题)
一般来说,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抉择。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就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一般地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是他人、个人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的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解析:
10.简述激发与维持内在学习动机的措施。(2012年下半年真题)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解析: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259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