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3
辨析题
1.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
错误。理由: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由此可见,教育对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其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的目的。所以,认为可以通过教育的作用解决政治经济的根本问题是不现实的,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教育可能影响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但不能直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
解析:
2.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
错误。理由: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能力是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影响活动的效率。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知识和能力是互动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会更好地促进能力的发展,但能力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力对知识起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机械地说知识多少和能力成正比,是不科学的。
解析:
3.备课就是备教材。
错误。理由:备教材仅仅是备课的一方面,备课时还需要备学生、备教法、写好三种计划。
解析:
4.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学生的方言对其英语读音的影响属于负迁移。
错误。理由:从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划分,可以把迁移分成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其中,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学生的方言对英语读音的影响属于顺向迁移。而正迁移和负迁移是从迁移的性质角度来分类的。
解析:
5.德育应该遵循疏导性原则,因此,正确的德育要严禁惩罚。
错误。理由:德育过程的确应该遵循疏导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但是,这并不等于德育过程要严禁惩罚。实质上,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适当的惩罚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等。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伤害学生的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惩罚与错误行为的关系,使学生心悦诚服,同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或提供正确的、可替代的行为。所以,德育过程要以正面教育为主,遵循疏导性原则,但恰当的惩罚仍然是必要的。
解析:
6.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
错误。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学生学的方法。故题干说法错误。
解析:
7.在同化性迁移中,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是在最初的学习中建立起来的。
正确。因为原有经验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解析:
8.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正确。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证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的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解析:
9.有了科举制度就有了班级授课制形式。
错误。科举制度在隋朝开始施行,而班级授课制是清朝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的,放题干表述错误。
解析:
10.学校教育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形态是教育的主体形态。
错误。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而不是非制度化的教育。
解析:
1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错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着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中等偏高的动机水平时,学习效果最好;在比较困难的任务中,学习效率反而会随动机强度的增加而下降,中等偏低的动机水平时,学习效果最好;在中等难度的任务中,动机强度水平为中等时,学习效果最好。故题干描述错误。
解析:
12.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会妨碍学生的主体地位。
错误。题干所述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当好学习的组织者、教学互动的指导者和解决问题的引导者,两者并不矛盾。
解析:
13.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由而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称之为认知失调。
错误。题干所述的是态度定势,故错误。
解析:
14.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由而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称之为认知失调。
错误。题干所述的是态度定势,故错误。
解析: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258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