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据先秦典籍记载,有一位思想家在论述仁义问题时,提出“仁者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的观点。这位思想家是( )。(C)
A. 老子
B. 墨子
C. 孟子
D. 荀子
解析:题目中的思想家提出“仁者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的观点,这与孟子的“仁政”观点一致。老子的主要观点是道法自然。墨子的观点是尚贤、兼爱、非攻等。荀子的主要观点是隆礼、重法。
2.下列选项,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
①耦耕的推广②《九章算术》成书
③党锢之祸④始设西域都护(C)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耦耕是西周时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①不符合题目要求。《九章算术》经过长期补充和修改,在东汉和帝时期最终定型成书,②符合题目要求。党锢之祸是发生在东汉末期的士大夫、太学生反抗宦官专权的政治运动,③符合题目要求。西域都护的最初设立时间是在西汉宣帝时期,④不符合题目要求。
3.隋文帝时,以户等为依据征调赋税、力役,这一措施被称为( )。(C)
A. 租庸调制
B. 均田制
C. 输籍之法
D. 大索貌阅
解析:租庸调制是唐朝初年政府制定的征收租税和徭役的赋役制度。均田制是北魏时期的土地分配制度。输籍之法是隋文帝时期地方按照中央划分的标准确定民户的户等等级并载入簿籍,作为征调赋税、力役的依据。大索貌阅是隋文帝时期地方按照户籍记录对民众进行人口核查的历史事件。
4.下列绘画,反映五代南唐统治阶层奢侈生活的是( )。
(B)
A.
B.
C.
D.
解析:A项是《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唐朝中期贵族春游出行的盛况。B项是《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是五代南唐高官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场景,符合题目要求。C项是描绘张骞出使西域的画作。D项是《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遣使节的历史场景。
5.据《明史·职官志》载:“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说明当时的内阁实质上是( )。(A)
A. 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
B. 中央一般行政机构
C. 中央主要决策机构
D. 事实上的宰相
解析:题目的引文介绍了明成祖时期内阁的设立。根据“然其时,入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可知,此时的内阁不是专门的行政机构,不能管理具体的行政事务,属于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
6.提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的理学家是( )。(D)
A. 朱熹
B. 陆九渊
C. 张载
D. 王阳明
解析:根据“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可知,该理学家强调个体的良知(内心的主观感受)。这与明朝的理学家王阳明的学术观点一致。
7.清朝时,江南地区商业繁荣。史书载“徽州富甲江南,然人众地狭,故服贾四方者半土著”。江苏吴江“人浮于田,计一家所耕,不能五亩,以是仰贸易工作为生”。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商业繁荣的直接原因是( )。(D)
A. 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B. 农业和手工业繁盛
C. 工商皆本观念影响
D. 地少而人口众多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清朝时期的江南地区因为地少人多迫使部分人口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促进当时江南地区商业繁荣。清朝时期,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发展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A、C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B项属于结果,不是直接原因,予以排除。
8.规定取消旧的公行制度、允许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的不平等条约是( )。(A)
A.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B.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
C.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D.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解析: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取消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贸易。A项符合题目要求。
9.据史料统计,1872—1890年间,进口棉纱的价格下降了1/4以上,如以1872年的进口棉纱价格为基数,1886年进口棉纱的价格仅为它的66.9%。这一变化引起的直接后果是( )。(C)
A.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B.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1872—1890年间进口棉纱的价格大幅下降,进口数量增加,挤占了国内棉纱的市场份额,家庭手工业生产的棉纱滞销,加速自然经济的解体。C项符合题目要求。A、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相关体现,予以排除。进口棉纱价格的降低有利于棉纺织企业的发展,但不能说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B项属于以偏概全,予以排除。
10.有一张官方发行的“兴文教育彩票”,上面写着“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初五日开彩”。其发行目的是( )。(D)
A. 纪念屈原
B. 中体西用
C. 实业救国
D. 兴办新学
解析:“光绪三十四年”是1908年。清政府在20世纪初实行新政,在教育领域采取的措施是废除科举,颁布新的学制,发展新式教育。清政府发行“兴文教育彩票”的目的是利用社会资源筹集资金用来发展新式教育。D项符合题目要求。B、C两项不能从题目中推导得出。A项属于干扰选项,不能由“五月初五日开彩”推出发行目的是纪念屈原,应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综合考虑。
11.1917年初,《新青年》载文:“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这篇文章的题目是( )。(A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504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